“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谁说的

2024-05-19 02:28

1.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谁说的

未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看完你就知道了,很多人不懂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谁说的

2.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未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看完你就知道了,很多人不懂

3. 怎样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我的理解是,房子,买来自住可以,不管是刚需,改善,还是高档享受型,自住没关系。但是,自住之外的住房,如果你还想拥有,就得付出额外的代价了。不是用来炒的,意思很明确,炒房以后就别想再得到什么好处了。如果只是说说,没有配套措施,那明显不是这一代领导人的处事风格。

怎样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4.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意味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既要完善短期调控政策,又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住房既具有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更具有民生属性和社会功能。
过分强调住房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投资住房被认为是致富的快捷方式,演变成少数人牟利的工具,这不仅造成正常的住房供需关系被扭曲,更令房地产业偏离了解决人们居住难题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方向。
因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建立健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扩展资料从本质上看,住房必然同时具有两种天然属性,一是作为耐用消费品的居住属性,二是作为金融投资品的投资属性,这两种属性一般同时并存且不可分割。
但是,这两种属性存在一个主次关系。其中,居住属性是住房的基本属性,投资投机属性属于住房的派生属性。离开了居住属性,住房的投资属性要么不复存在,要么只能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投资属性作为派生属性,必须服务于基本属性。
住房投资投机,必须以节约资源、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为目标。如果派生属性脱离了基本属性,要么形成大量无人居住的“鬼城”,最后只能卖给投机者或单纯套取银行贷款,从而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要么把房价不断炒高,少数人拥有大量住房,而多数人住房负担沉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热点辨析: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5. 如何深刻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可采取以下措施:
1、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严厉打击开发商囤地居奇而不建房、捂盘惜售、伙同其他组织哄抬房价、拒绝住房公积金贷款、搞所谓的全款优先、暗中勾结炒房分子制造假银行流水单或收入证明而骗贷、勾结金融组织骗取消费贷而拼凑首付款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2、合理限购。针对房地产市场供应紧张的热点城市,采取严格的限购措施,对于手中已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取消购房资格;针对为骗取购房资格而假离婚、假分户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针对房地产市场供应严重过剩的城市,可适当采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等措施去库存,同时要适当减少当地住房土地供应。
3、合理限售。针对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的热点城市,严格采取限售措施,凡取得两证未满两年或更长年限的房屋不得交易过户。严厉打击组团抢购、勾结金融机构倒买倒卖、吸收社会存款集资炒作房地产等违法行为,必要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4、合理限价。针对房地产市场价格急剧上涨的热点城市,可采取合理限价措施,严格实施房屋交易过户价格备案限制措施,即交易过户价格不得高于上次交易过户备案价格。严格筛查大额消费贷、信用贷的资金真实流向,禁止流向房地产市场,避免次贷风险产生。
5、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合理商改住以供应市场;加快建立健全还建房、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制度;加大加快热点城市土地供应,土地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增加租赁房土地供应(新建房屋面向市场只租不售)。
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措施保证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如何深刻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6.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该怎么理

1、建立市场平稳的长效机制。市场已经开始趋于平稳,如果不稳就不可能持久。所以长期来看,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通过市场对楼市的资源配置、价格引导、市场供需调节,来实现房子的合理分配。未来还会利用财税引导,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正在铺设。

2、补贴刚需购房者。买房对很多人来说遥不可及,特别是大城市。不一定人人都买房,但是人人都得有住房。而在三四线城市,实际上对购房者是有补贴的。利用信贷支持对购房者进行补贴,让购房者实现住房梦。

3、加快土地供给。尽管增加土地供应跟房子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也一直在增加土地供应,保障更多的住房供给。无论如何加大供应,我们都知道,炒房人的心永远填不满,只要房子紧缺就会刺激炒房,越是炒,越是供不应求。

4、发展租赁事业。总有很多人买不起商品房,也没有保障房,那么唯有租房了。但是租房的痛苦大家也清楚,于是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住房租赁,从各方面让租房市场更加成熟和完善。

5、严厉打击炒房。大肆炒房是一种对市场不健康行为也是不太道德的,当然仅仅是不道德,各地也都在从打击炒房行为上大力着手,特别是几年内不允许买卖更是让炒房者无力支撑。否则,让炒房大量存在,房子永远不够住,因为资本是无底洞,多少都能给你消化。所以,健康的房地产必须让炒房者退出市场。事实上,市场正在逼退炒房者退出,大量抛房现象也会即将发生。像去年合肥、环京等猛升的楼市正在发生大量抛房现象。

7.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意味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既要完善短期调控政策,又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住房既具有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更具有民生属性和社会功能。

过分强调住房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投资住房被认为是致富的快捷方式,演变成少数人牟利的工具,这不仅造成正常的住房供需关系被扭曲,更令房地产业偏离了解决人们居住难题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方向。

因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建立健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关信息
走出“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较大供给缺口,加之房地产业技术门槛低、利润高,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大,因而各地依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比较普遍。但是,如果社会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业,不仅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带来风险隐患。
例如,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房地产市场异常兴旺,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结果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当前,应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摒弃土地财政和地产经济思维,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着力振兴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8. 如何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

炒房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政策将全方位封堵任何炒房的可能性,房地产将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彻底去投资化。

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

过去房价上涨的逻辑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提高到2016年57%,年均城镇化率提高1.33个百分点,年均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091万人。



在201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稍有放缓,在2011年至2016年间城镇化率提升的速度平均仍然有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053万人。

2000年至2016年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共计增长3.6亿人。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并定居下来,实现了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也创造了前所未见的经济繁荣。

持续的入口流入、持续不断的城市化是过去房价一直上涨的最核心支撑因素。

房地产去库存化已完成

2015年开始的最新一轮的房价上涨,背景是去库存。

在过去2-3年的努力下,重点城市房地产库存已经完成去化,其他中小城市的库存水平仍然偏高,但较峰值已显著下降。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房价重启上升走势。实施限购限贷政策,意味着库存的去化在越来越多的三四城市逐步完成。

地产开发商手中的存货及杠杆,成功交到购房者手中。金融风险得到解除。

随着去库存的完成,各地重启严厉的调控政策,效果显著。

9月商品房成交同比增速降幅扩大,一二三线城市成交增速继续维持全面下滑的态势。

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133229套,同比下降45.40%,跌幅相比上月大幅扩大6.65个百分点;成交面积1399.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92%,跌幅扩大6.31个百分点。

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套数与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降幅有所收窄,但二三线城市同比增速均出现较大的下滑。

未来房地产将回归居住属性

中央一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表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坚定,哪里房价涨哪里就会有调控,特别是共有产权住房政策落地,在增强刚需购房者购房信心的同时,也继续拉低市场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居民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将得到彻底得到扭转。

预计在未来,随着调控效果持续发酵,房地产将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全国房地产市场将继续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