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经济学中的投资和消费?

2024-05-19 04:45

1. 如何区分经济学中的投资和消费?

  从总量的角度考虑,投资和消费的区别在于投资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积累而消费不能。一般认为某一时期的总产出,除去净出口以及政府支出后,剩余部分是投资和消费的和。投资可以使得资本累积,抵消其当期耗损,从而为后一期的生产提供生产要素。消费没有这个作用。
  从个人的角度考虑,经济学研究一般认为个人会最大化其present discounted value,即把未来的总效用折现加和。而效用和投资量无关——你投资多少并不会让你有多开心,让你感到开心的东西只有消费。所以消费会直接影响你的效用而投资只有间接影响。做一个简单的比较静态分析。当期如果投资多了,后一期的资本存量会更高,总产出倾向于变高,假设替代效应比收入效应强的话劳动降低,根据跨期最优选择关系,消费也会提高。因此消费和投资对于效用的影响有区别,一个直接另一个间接。

如何区分经济学中的投资和消费?

2. 急!(论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摘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的,一是通过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投资促使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投资;作用机制
  一、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首先对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作系统研究的凯恩斯,他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
  投资供给主要是指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性固定资产,也包括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直接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增加生产资料供给,为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条件,直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则主要通过为劳动者提供各种服务和福利设施,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无论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还是库滋涅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均认为国民收入投资比率的提升,不仅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前提条件,而且是现代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典型特征。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的比较研究,普遍支持国民收入高储蓄倾向和高投资比率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由国民收入高投资比率驱动的大规模资本积累与快速技术进步,构成其成功赶超战略的核心部分。日本和韩国先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完成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赶超,而在经济赶超时期维持30%以上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其间,日本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在1952年至1961年间从26%增加至41%,韩国的国民收入投资比率在1991年达到39%的高峰值。即使作为先发国家的美国经济,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中的领先优势也同样依赖于由国民收入高投资比率驱动的大规模资本积累与快速技术进步。
  二、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按其定义来说是一个总量概念,它表明人均产出的增加。因此经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更注重要素投入的研究,而忽略了结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早注意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关联,但自从库兹涅茨出版了其名著《各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才成为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库兹涅茨运用经过改善的研究方法,对57个国家的原始资料分别作了截面分析和历史分析,从中得出结论:19世纪至20世纪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密切相关,现代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问题。他认为,“如果不去理解和衡量生产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难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将无法解释增长为什么会发生和怎么发生,因而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问题。
  钱纳里使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回归法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分析,构造了反映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典型性关系“发展模式”,以更加深入地研究现代经济增长中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为了将分析结果更广泛地适用于各国和各种经济过程,钱纳里进一步使用了几个基本的方程式对“发展模式”进行复合,得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准结构”。根据“标准结构”的描述性结论,结构变化的75%—80%发生于人均GNP在100至1000美元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过程和资源配置过程都发生显著的、深刻的变化,结构的改善往往伴随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见钱钠里的“标准结构”对于揭示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具有更大的价值。
  金德尔伯格和布鲁斯赫里克根据整理的实际数据,设计欠发达和较发达两个经济结构的投入产出模型,通过比较发现,在较发达经济结构的投入产出模型中,经济增长更具有专业化倾向,结构效益就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点。这种来自结构的经济效益,其意义远远超过个别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经济效益。另外,乔根森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根源分析及所进行的国际化比较也揭示了结构变动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我国,周振华从理论上对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由于我国投资对消费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在投资迅速增加,投资率比较高时,投资增加主要是增加了对投资品生产的需求,进而使投资品生产部门扩张,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快,科技成果无法被全部吸收、转化。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已经有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初步论述。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力作用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生产量的扩大可以不依赖于资本量的增加情况。其中如加强对自然力的利用,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改进劳动协作和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实际上都与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效应相联系。
  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并在1939年提出了创新理论。熊彼特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在于,始终强调了“技术创新”,以此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强调了它对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作用。熊彼特关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研究大多停留于文字,没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而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创新虽然被看作外生的变量,但罗伯特·索洛(1956年)的经济增长模型表明:技术和传统投入的比较中,技术创新导致了80%的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一代增长理论,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内生化,而是将技术进步内含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中。前者以罗默(1986年)为代表,后者以卢卡斯(1988年)为典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技术内生化的增长理论是在生产函数中引入R&D活动。在这种模型里,内生的技术进步(体现为R&D投资)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技术创新究竟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两个作用:一个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缘于它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以及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和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影响供需结构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宏观上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投资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的应用都必须通过某些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果。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等的产物,新的技术开发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活动。
  综上所述,不管是要素的投入,经济结构的合理转换还是技术的进步都需要资本的投入而加以改变,但归根结底都是要素的投入,但投入的方向与结构需要仔细斟酌而朝更有利于经济良性增长的方向进行。其中加大科学教育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其中的核心。这样在加大资源投入的同时,更提高它们应用的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

3. 投资过高、消费过低对社会和经济有何影响?

投资过高、消费过低会形成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社会失业现象严重、经济衰退,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引发经济危机。

产能过剩:
  一般认为,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产能过剩即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对于什么是过剩,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人认为,供大于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第二种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
  "略大于"是指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后一种状态才是过剩状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总供给为一定时间里总需求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为一定时间里总供给相对过剩。

投资过高、消费过低对社会和经济有何影响?

4. 请从消费、投资理财和创业角度,分析大数据对个人的经济生活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大数据对于消费、投资理财和创业来说,可以增加准确性,精确度。因为大数据,通过后台,如分类统计,并进行分析,了解人们的需求,然后采用满足这些需求的措施,有助于资源的整合、以免造成浪费。

5. 分析股市对经济的影响 ?

(一)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是指那些对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的信息,又称宏观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股票价格整体水平的涨跌,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1.宏观经济信息
证券市场素有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证券市场,宏观经济的好坏将直接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宏观经济的走向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宏观经济信息主要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从长期来看,在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与GDP的变动是一致的。但并不是简单的GDP增长,证券市场价格就会上升,不同国家的情形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正相关,有的可能是负相关。因此,GDP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应该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综合考察。
(2)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随着这四个阶段的交替出现,股票市场也会随之产生周期性波动。由于受人们预期的影响,股票价格指数会先于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变动,当经济由萧条走向复苏时,一方面市场仍然萧条,实际的股利没有增加,但是人们压抑的需求正慢慢显露出来,未来的市场前景看好,企业也积极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制订筹资计划;另一方面,政府为了刺激增长会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一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外部条件。正是这些信息使得投资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期望低价投资获得未来的高回报,因此股票市场将提前复苏,股价开始上涨,股价指数先于经济而上升。随着经济进入扩张时期,预期股利增加,企业纷纷筹资扩大规模,利率也开始提高,由于人们对未来股利充满信心,股价会不断的上涨,但到了经济扩张的末期,由于资金成本过高,股价已上升至高位,投资者预期股价上升有限甚至下降。看空的预期使得股票价格提前下跌,股价指数先于经济发展的减慢而下跌了。在经济的收缩阶段,股票价格急剧下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会向低于利率的方向转化,于是人们纷纷逃离股票市场,致使股价一路下跌。在经济的萧条时期,股票市场非常混乱,股票价格动向不一,投资者担心股利减少,因此股票价格提前达到谷底。这就是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不难看出,经济周期是决定股票价格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
(3)通货变动
通货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在通胀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在通胀初期,由于经济处于扩张期,货币政策宽松,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出现推动股票价格上升的力量。但通货膨胀趋于高潮并引发金融紧缩时,通胀会影响收入和财产再分配,从而改变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产生股票价格下压的力量。但从总体上来看,通胀与股价呈反向变动关系,即通胀率上升,股价下跌;通胀率下降,股价上升。这意味着通货膨胀与收益率是负相关的。通货紧缩只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证券市场。
(4)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别国的证券市场。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最初只是泰国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但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整个亚太地区的金融市场陷于危机之中,该地区许多国家的经济长期陷于低谷中,乃至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因而放缓,国际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在加入WTO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开放,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因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必将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一方面它会直接影响我国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到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它会从宏观面和政策面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
2.宏观经济政策信息
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初兴的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对股票市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
(1)货币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指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我国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规模控制和汇率等。这里我们以利率为例来说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一方面人们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增加,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出,资金供不应求,股票市场需求减少,供大于求,股价就会下跌;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盈利水平降低,给投资者的报酬也会减少,因而该股票的投资价值不大,股价也会下跌。当利率下降时,一方面机会成本减少,社会资金就会流向股市,资金供给增多,股票市场需求增加,引起股价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下降将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投资。扩大生产,从而提高盈利水平,使该股票具有投资价值,股价也会上涨。因而降低利率的政策是为疲软的股市打入一支强心针,是使经济走出低谷的一种办法。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指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根据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等。以国债为例,如果政府增加国债的发行,那么会使投降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使得股票市场的需求减少,进而引起股票价格下跌。
3.非经济信息
影响股票市场的系统信息除了上面的宏观经济、政策信息外,还有政治、自然灾害、社会文化等信息。通常来讲,政治的不确定性能够增加交易量而减少产出,也就是说,政治信息的缺乏使股价波动增加。就自然灾害而言,以地震为例,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一方面由于灾后重建会增加对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使得这些行业及相关行业的预期股利上升,进而引起股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在地震中受到重创,却无法在灾后迅速恢复的行业而言,预期股利会下降,进而引起股票价格下跌。
综上所述,系统信息首先影响的是上市公司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的改变必然影响几乎所有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
(二)非系统信息
非系统信息是指仅影响个别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信息,又称微观信息,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重大决策和突发事件等。非系统信息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资金成本率等因素,这些将直接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这里我们将针对几类常见的非系统信息予以说明。
1.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依照现行的会计理论,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决定的,在分析公司的盈利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时,一般用公司股票价格P与盈利水平E的比值(即市盈率)来表示。在一定的市盈率(P/E)水平下,公司盈利水平越高,其股票价格就越高。当盈利信息公布时,股票价格变动所反映的是未来盈利变动的信息,也就是说,股票价格变动源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因此,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消息的了解,也就说明了盈利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
2.分配方案信息
分配方案信息是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信息之一,上市公司公布的分配方案的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和不分配。在股票市场上,相对于现金股利而言,投资者更偏好于资本利得,这使得现金股利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小。送股反映了上市公司对未来利润增长抱有信心,而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增长可使反映公司未来价值的股价上扬。配股说明上市公司有好的项目需要投资,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投资者对其未来利润增长较有信心。总而言之,投资者对分配方案的欢迎程度取决于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而在方案公告日及真正实施后股票价格的表现还取决于分配方案本身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距。
3.增发新股信息
增发新股信息也是企业的重大决策之一,上市公司因有项目需要投资而发布增发新股的信息,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不足,信息披露不真实等因素的影响,资金的投向不确定,使得本应是利好消息的增发新股信息变成了利空消息,造成股票价格的下跌。
企业的重大决策信息除了上述的制定分配方案和增发新股信息外,还有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更换管理层等。这些信息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以及实际情况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股价变动也就越大。
4.突发事件
上市公司的突发事件包括法律诉讼、坏帐等不可预期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行为,影响的结果要视实际情况来分析。开始这些信息可能是利空的,会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但随着事态的发展,结果可能对上市公司而言是利好的,进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回升。但无论如何,突发事件肯定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分析股市对经济的影响 ?

6. 就我国当前现状分析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2004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投资增幅开始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一、二、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43%、28.6%和27.7%。但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2003年升到42.2%,是历史最高水平。资本形成率(投资率)为42.3%,仅次于1993年水平。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高位增长区间。

  (_)非国有投资和国有投资“齐头并进”

  2000年以来,国有经济投资增长总体上呈现小幅回落态势,非国有投资增长动力逐渐恢复.2003年,集体经济、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分别增长33.8%、18.4%和50%,三者增量之和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在70%以上,占据了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国有投资再次表现出了较快增长势头。可以看出,我国非国有投资目前处于活跃期,加上国有投资的再度旺盛,从而共同推动全社会投资高速增长。(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二)基本建设投资成为增长重点

  从2001年开始,基本建设投资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基建投资增速呈持续上升状态,2003年达到29.7%;另「方面,基建投资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保持在43.4%。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重点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政策效果仍主要依靠基本建设投资体现,基建投资是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房地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增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说明政府调控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体来看,政策性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力度有增强趋势,其优势是在经济偏冷时,对经济启动见效快,劣势是惯性较大,往往会造成经济过热、结构扭曲。

  (三)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贡献度稳居高位

  2003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为-15%,是继1992年-8.7%增速后的首次绝对下降。国家预算内资金在全部投资资金中比重下降到4.6%,已经接近亚洲金融危机初期1998年4.2%的水平。国内贷款表现出高增长态势,增速每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增长20%以上,但比重仍仅为4%左右。自筹和其他资金增长稳中加快, 2003年增长33%,比重升至70.5%。从各项资金的贡献率占投资资金增长率的比重来看�2003年,自筹和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分别是75.2%和23.5%,占据了前两位。

  从资金来源情况可以看出:�1 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和比重同步下降,说明在外部环境趋好的情况下,投资资金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2 银行贷款受利益驱动扩张较快,但同时受到政策因素制约,表现为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变动较小。�3 自筹和其他资金强劲增长。一方面体现了市场主体追逐利润的合理投资动机,同时也说明片面压缩投资数量的行政手段可能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受到的主要影响。

  (一)市场自发作用

  在多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一方面,消费需求多样化和结构升级带动了投资需求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带动基础设施、能源和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逐步表现活跃,新的投资领域日益扩大。

  但也应当注意,在当前市场价格信息反馈系统不健全、政府欠缺有效宏观调控手段的时候,投资增长带有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消费价格较低,表明消费因素对于经济和投资增长加速贡献不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虚热”。二是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受目前经济环境的制约,居民对服务业需求增长有限,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投资资金供给

  从资金来源特点上看,投资风险承担能力强的资金(如:购房预付款和定金、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金、各种方式的集资等)不断增长,支持了投资增长率的提高。而风险承担能力弱的资金(如:国有企业自有资金、国有企业的银行借款、债券资金等)增长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宏观政策表现出控制经济体系风险的意愿,不再继续刺激投资增长。如银行贷款在2004年前三季度受政策调控影响已出现“惜贷、慎贷”现象。

  (三)经济发展预期

  预期是影响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预期方面:从2001年起,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率呈现连续上升的势头,面对良好的盈利状况,企业家投资信心得到增强。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2.9点。在政府管理预期方面: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等项任务的推动下,必然选择加大投资这项收效最快而责任最轻、最模糊的途径,从而获得政绩,并控制更多的资源。

  (四)政策环境影响

  1.在加入WTO后的市场规则调整过程中,投资主体的产权保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2.货币总量供给充足。首先,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具有适度扩张性,形成了一定的货币压力。其次,商业银行以加速放贷来降低不良资产比重的做法也加大了银行资金供给力度。

  3.政府对部分行业实行严格的调控政策。从2004年起,在半年多时间内不再批新增土地用于各种类型的商业开发项目,压缩城市拆迁规模,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加上信贷资金的收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资金的供给。

  三、政策建议

  宏观调控措施不应强调恢复行政审批和管制,而应当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着力于消除扭曲企业进行市场判断的干预因素。目前《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已颁布,对此应抓紧落实,真正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

  1.加强投资立法和执法,为投资主体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重点加强投资产权的独立性、投资收益权、投资所有权、投资契约的履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强化政策执行中的透明度。

  2.加快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一是加紧推进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革。二是坚决放弃“经营城市”的错误观念。各级政府不能成为商业性项目的投资主体。

  3.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一是调整不公平税赋。二是调节某些行业出口退税,遏制这些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三是设立资源调节税种。如“高能耗资源使用税”等。四是在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和债券发行自主权的同时,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税。

  4.鼓励自发创立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和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自发的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支持发展法律、财会、评估和市场信息等中介服务组织,正确引导市场投资预期。

7.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二、投资与消费失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要分析中国GDP投资率过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及其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我认为需要从中国经济本身的结构、过去实施的战略、体制和政策去探讨它形成的内在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决严重的投资与消费失衡问题。

首先,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投资结构和企业发展战略偏重于GDP的资本分配部分,而对能增加就业和后续增加消费分配的部分投资不足。

1、从要素和企业规模结构看,投资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较多,而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较少;投资于增加就业较少的大型企业较多,投资于能大量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较少。

2、从投资形成资本的性质来看,近几年不会显著增加后续就业的道路、广场等政府投资较多,而能增加就业的产业投资比率相对较低;政府投资中,能增加后续就业的医院、学校等公共领域投资也相对较少。

3、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行了国有经济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战略和政策,即关闭了许多中小企业和组建及发展大型企业。这虽然对加快技术进步、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结构升级等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他加工工业企业、特别是加工和服务业型中小企业没有能及时发展替代,从中小企业关闭和大型企业调整中减员下来的劳动力不能理想地得以转移就业,一部分劳动力的收入绝对和相对减少,造成消费在GDP中的分配率过低。

其次,从企业和就业结构看,我们过去一大二公的观念和体制、限制自由职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也造成了企业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偏多,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偏少的局面,结果使得国民经济GDP中资本-利润和折旧-投资分配的功能过强,而劳动-收入-消费分配的功能过弱。

1、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对能增加大量就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从限制、允许、鼓励到坚定不移支持发展的政策调整过程,但是目前中国自由职业者、微型企业、中小企业等个体私营经济中就业的劳动力比率为53%左右,仍大大低于许多国家65-80%的水平。国民经济GDP总体上劳动-就业-收入-消费分配的功能较弱。这是一个历史延续下来的体制性的扭曲流程。

2、在中国,自由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创业、生存和发展非常困难。一是对于个体劳动也要进行注册登记,而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要登记,并且注册前置审批较多,且注册资本设置了较高的最低规模。二是对于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税赋较重,2003年税负在25%-35%之间,大大高于世界银行专家对发展中国家建议的18%。企业交了17%的增值税,33%的所得税,再交年终分红的个人所得税,所剩无几,许多企业要亏损。三是政府各部门的税外工商、质检等杂费大约是所交税收的2/3,有些地方甚至比税还要多。

再次,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发展利益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和投资者强行分配和挪用本应由农民分配的利益,进行投资和资本积累。

1、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农民在土地使用权交易时,不能分享土地要素参与发展带来的利益。使土地转移向房地产商资本分配的功能太强,而向农民收入和消费分配的功能太弱。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向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1亿多亩土地,但是补偿标准较低,并且农民本身从这种标准较低的征地补偿中得到的利益,由于政府向用地商优惠和各级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层层留成后,不到10%。而用地商用获得的廉价的土地使用权,又可在银行抵押贷款,放大其资本聚集功能,这强化了国民经济GDP向资本分配的力量。今年国家改变了用地出让方式,即要挂牌竞争交易,这样土地的价格可能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分配比率就会增加。如果不改变土地的征用补偿比率,政府仍然可将增加的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土地有关的GDP投资与消费的比率并不会由此而发生改变。

2、近几年,许多建设工程,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工程,实际投资常常大于预算,出现了大面积欠农民工资的现象,实际是在挪用农民的收入和消费钱来进行投资,结果必然是GDP中消费分配减少和资本分配增加。

第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使国民经济GDP分配中社会保障分配的功能不强,低社会保障水平形成的超额利润,成了资本再投资的来源,使GDP分配中资本分配的比率居高不下。一是我们在过去没有提取社会保障,将应当由职工消费的养老医疗等保障金变成了厂房、设备等资本,从而使资本的分配比率一直较强;二是从现在来看,农民工进城,基本上没有推行养老、医疗等保障,这些本来应当提取的保障分配部分,变成了投资者的利润,使投资者的再投资能力较强。因此,中国低社会保障甚至无社会保障产品和服务成本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较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较小。

另外,外资投资规模较大,外资企业分配的格局必然是资本分配相对较多,而劳动分配比例相对较少。一是外资企业的利润,要么继续变成投资,要么汇出,对国内消费贡献不大;二是外资企业一般要尽量压低劳动者的工资,而使资本分配的部分加大;三是目前许多外资企业也没有给农民工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因此,外资流入较多,一方面对推动经济增长有利,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带来GDP投资与消费的失调的问题。

四、解决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正确思路和对策

解决中国GDP资本分配过度、投资容易膨胀和消费分配不足的问题,从思路上讲,提高利率和控制贷款及投资规模等总量政策和行政手段,虽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和体制问题。正确的思路是,调整结构、理顺体制、消除政策障碍,扩张就业容量、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劳动要素利用和分配能力、扩大消费规模。对策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微型及中小企业,鼓励创业,取消个体劳动者的注册准入制度,一些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非登记的备案制,简化和缩短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及时间;降低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和税赋;杜绝工商、质检、卫生防疫、交通、公安、城管、街道等政府部门向微型和中小企业收取各种费用和随意罚款,废除这些部门的收支两条线体制,全部由财政专项预算拨款来供养,从而网开一面,放水养鱼,增加自由职业者、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就业比例;保证农民各项权益,按等价交换原则,提高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绝大部分补偿直补农民;强制推行农民用工的医疗和养老社会保障;对欠农民工资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追究行政和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经济和法律责任。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8. 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首先,高投资、低消费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过度以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对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有限,并且可能会造成不良的恶果,尤其是在面临着挤占需求情况下,会产生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利润下降、失业增加局面。此外,投资激增可能会带来经济过热的问题,一般说来,投资源于储蓄,但我国实际是高投资与高储蓄并存。近年来居高不下的投资并非来自储蓄,而是源于央行货币的超额投放。需要补充的是,大量依靠投资拉动还会使目前已经很严重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次,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果的手段,消费不足严重限制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协调。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益和效率。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以消费为支柱,消费要素所占的贡献率远大于其它要素,2012年全球最终消费率平均接近85%,我国只有49%,相差巨大。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最小,是经济增长中最为稳定的因素,而我国消费率偏低则严重削弱了这一稳定器的作用。消费率太低也反映国民福利水平低下,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会加剧消费与投资比例进一步失调,增强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使经济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最后,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最大,出口导向的模式难以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出口受到外部的不可控因素较多,过度依赖出口,经常项目一直保持顺差容易导致我国外部经济严重失衡。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中国对外贸易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口产品受阻,出口数量金额急剧下滑,外向型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失业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在目前全球经济恢复形势尚不明朗的局面下,想要依靠出口拉动中国经济高增长已不太可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