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组织设立的

2024-05-04 12:43

1.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组织设立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目的意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
该项目将努力促进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当地农民和少数民族关于自然和环境的传统知识和管理经验的更好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当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促进可持续农业的振兴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组织设立的

2.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GIAHS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从动植物遗传资源到景观的不同尺度水平上。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农民们甚至可以通过较低水平的技术,利用有限的资源,就可以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并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产量,获得最大的收益。此外,这种生产技能还促进了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当地农民所栽培的许多植物都是世代相传的本土品种,这些品种经过多年的选择,具有所需要的生产性状。与现代所选育的品种相比,这些本土品种具有更高的遗传异质性,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对于本土动物品种也是如此,这些被驯化了数百年的品种能够满足当地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农业生产系统中,还包含营养丰富的植物、捕食昆虫的动物、授粉动物、固氮和分解氮的细菌,以及大量具有各种有益生态功能的其它有机物。此外,许多这类农业生态系统还为野生动物(包括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显然,传统的农业生产通常包括了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多种利用方式,农耕地与其相邻的栖息地通常被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中。采用极少使用化学物品的传统种植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高度异质的生态景观,甚至可能比自然状态下所形成的异质程度还要高。事实上,作物生产、畜禽养殖和相邻的栖息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农民们在其中有序进行着植物采集、鱼类捕捞、畜禽养殖和作物生产等活动。因此,这些结构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景w观,只有通过系统整体的途径,通过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并以当地人民的传统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的管理。 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GIAHS与其他世界遗产类型相比,有着显著区别:一方面,它是一类专属于农业的遗产类型;另一方面,GIAHS是一种更加注重人地和谐的活态的、复合型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项目负责人曾对此作过准确界定:“GIAHS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它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GIAHS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按照定义及粮农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典型的GIAHS包括:①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②以玉米和块根作物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③以芋头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④游牧与半游牧系统;⑤独特的灌溉和水土资源管理系统;⑥复杂的多层庭园系统;⑦狩猎—采集系统。在项目准备阶段,6个国家5种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被选为首批保护试点,后又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增加了另外两个国家的传统农业系统。按照粮农组织的计划,将逐步建立起100~150项保护试点在内的GIAHS保护网络。更重要的是,该项目旨在利用这些GIAHS试点开发出一种基于适应性管理的保护计划,以在此基础上,探索该系统的经济可行性,确定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保护小型农户或以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结构和本土社区的权益。

3.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于2022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三处中国遗产地——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中国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以独特方式利用传统方法和知识,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5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在罗马召开会议,上述三处遗产地获得认定。评选标准规定,遗产地必须具备全球重要性和公共产品价值,支撑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且景观秀美。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旗舰计划,今年10月即将迎来计划执行20周年。
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海伦娜·赛梅朵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通过非凡的生态农业方法,证明其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巨大潜力。通过对农业体系原有特色加以利用,能够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发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于2022

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组织设立的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是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建立一个具有全球共识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系统,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该系统强调了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该行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传统农业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不仅保护传统农耕技术和传统农作物品种,同时还要保护与农业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生物景观、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信仰、礼仪习俗等。

5.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意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 Sys-tems, 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该项目将努力促进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当地农民和少数民族关于自然和环境的传统知识和管理经验的更好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当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促进可持续农业的振兴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按照项目设计,将在世界范围内陆续选择符合条件的传统农业系统进行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示范。一般而言,这些农业生产系统是农、林、牧、渔相结合的复合系统,是植物、动物、人类与景观在特殊环境下共同适应与共同进化的系统,是通过高度适应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和机制进行管理的系统,是能够为当地提供食物与生计安全和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系统,是在地区、国家和国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同时也是目前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威胁的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意义

6. 什么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应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方面有显著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以及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点
一是活态性:这些系统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是农民生计保障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是适应性:这些系统随着自然条件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系统稳定基础上因地、因时地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调整,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
三是复合性:这些系统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四是战略性:这些系统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解决贫困等重大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是多功能性:这些系统或兼具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六是濒危性:由于政策与技术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造成这些系统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会产生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业技术知识丧失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风险。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是农业系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不但对弘扬中华农业文化,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丰富休闲农业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来开发利用,能够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可以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一)开展此项工作是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业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农业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
(二)开展此项工作是保护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之根基,是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深入发掘这其中的精粹和重要遗产并以动态保护的形式进行展示,能够向社会公众宣传农业文化的精髓及承载于其上的优秀哲学思想,进而带动全社会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认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开展此项工作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产经验、传统技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可以提供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先进理念。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可以促进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增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四)开展此项工作是丰富休闲农业发展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许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又是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资源。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农业文化宣传展示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既能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资源载体,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人力支持,又能有效带动遗产地农民的就业增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准
历史性
1.历史起源:指系统所在地是有据可考的主要物种的原产地和相关技术的创造地,或者该系统的主要物种和相关技术在中国有过重大改进。
2.历史长度:指该系统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中国使用的时间至少有100年历史。

系统性
1.物质与产品:指该系统的直接产品及其对于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生计安全、原料供给、人类福祉方面的保障能力。基本要求:具有独具特色和显著地理特征的产品。
2.生态系统服务:指该系统在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适应、病虫草害控制、养分循环等方面的价值。基本要求:至少具备上述两项功能且作用明显。
3.知识与技术体系:指在生物资源利用、种植、养殖、水土管理、景观保持、产品加工、病虫草害防治、规避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的知识与技术,并对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本要求:知识与技术系统较完善,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4.景观与美学:指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存智慧,具有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力的景观生态特征,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有较高价值。基本要求: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一定的休闲农业发展潜力。
5.精神与文化:指该系统拥有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宗教信仰、哲学、生活和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基本要求: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持续性
1.自然适应:指该系统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所表现出的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的恢复能力。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2.人文发展:指该系统通过其多功能特性表现出的在食物、就业、增收等方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能力。基本要求:能够保障区域内基本生计安全。

濒危性
1)变化趋势:指该系统过去50年来的变化情况与未来趋势,包括物种丰富程度、传统技术使用程度、景观稳定性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程度。基本要求:丰富程度处于下降趋势。
2)胁迫因素:指影响该系统健康维持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等自然因素和城市化、工业化、农业新技术、外来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多少和强度。基本要求:受到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

示范性
1.参与情况:指系统内居民的认可与参与程度,需要有公示及反馈信息。基本要求:50%以上的居民支持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可进入性:指进入该系统的方便程度与交通条件。基本要求:进入困难较少。
3.可推广性:指该系统及其技术与知识对于其他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基本要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保障性
1.组织建设: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基本要求: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和人员。
2.制度建设:指针对农业文化遗产所制定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完成情况,要求包括明确的政策措施、监督和奖惩手段等。基本要求:基本完成《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制定工作。
3.规划编制:指针对农业文化遗产所编制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完成情况,要求包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变化、现状与价值的系统分析,提出明确的保护目标、相应的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基本要求: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7. 什么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据报道,为保护和传承境内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南省新化县采取“整土还田”,打造“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让遭遇抛荒危险的紫鹊界梯田重焕光彩。

报道称,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家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其目的是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2003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填补了我国遗产保护在农业领域空白,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8. 我国是最早响应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国是最早响应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倡议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倡导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项工作的国家之一。牛盾指出,自2004年以来,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阶段发展:
目前已经有8项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约占世界总数的1/3,居各国之首。我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以科学高效的决策,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成立专家委员会目的就是汲取专家的经验智慧,全面提升遗产工作的科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