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伊朗人,为何开始怀念巴列维王朝?

2024-05-06 15:24

1. 越来越多的伊朗人,为何开始怀念巴列维王朝?


越来越多的伊朗人,为何开始怀念巴列维王朝?

2. 为什么伊朗人很怀念巴列维统治的时代?


3. 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为何还会被伊朗人推翻?

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为何还会被伊朗人推翻?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需要分析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阐述,个人的一些意见,大家可以参考:

一、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政治局面一直不稳定:
巴列维王朝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政府,他们一直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统治基础,因此巴列维王朝建立之后就一直存在不稳定的局面。经历了中东本身的混乱之后,老百姓开始有了反弹,此时巴列维王朝就变得摇摇欲坠,再加上宗教力量的全面兴起,巴列维王朝逐渐失去了主动权,导致他们失去了统治能力,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军事战乱,之后巴列维王朝就被伊朗人推翻,从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府。

二、巴列维王朝过于依赖外部势力:
任何一个依赖外部势力的政权,其实都不是非常的稳定,最终会被本国的老百姓唾弃。巴列维王朝就是如此。他们过于依赖外国的势利,希望能够依靠这些势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由于外部势力干涉伊朗内政,逐步地引起了伊朗人的反感,从而埋下了巴列维王朝覆灭的种子,这是巴列维王朝倒台的最主要因素。

三:巴列维王朝内部比较腐败:
内部非常腐败的巴列维王朝,根本没有顾忌老百姓的生活,当时伊朗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甚至很多地区的人吃不饱饭。这样的环境之下,肯定会引起各个阶层的反对,腐败的政府导致政治的瘫痪,军队也放弃了他们。

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为何还会被伊朗人推翻?

4. 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为什么被推翻

礼萨·巴列维(1941~1978在位)执政后,国内局势动荡,北方的阿塞拜疆和北库尔德斯坦宣布自治,后被镇压。1951~1953年,民族阵线领导任命穆罕默德·摩萨台出任首相时,宣布实行石油国有化,反对英国对石油的垄断地位,并要求掌握绝对权力,同国王发生冲突。1953年8月,国王试图解除摩萨台职务未成,被迫出走。不久在美国的支持下亲国王的军队势力逮捕了摩萨台,国王回国。1954年8月,国王同外国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将石油公司归还外商。国王重新上台后,实行亲美政策。此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扩充军备,设立秘密警察机构国家安全局(即萨瓦克),实行独裁专制统治。特务肆意横行,逮捕政治上的反对派和宗教上层人士,监狱人满为患。一切言论、集会和组织政党的自由都被取消。在宗教上,严加限制宗教界的权力,以世俗法律代替伊斯兰教法,接管宗教基金、关闭宗教学校代以世俗教育,实行“自由化”和“世俗化”的政策,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涌入,使伊朗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礼萨·巴列维为巩固其王朝的统治,在经济上,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国的援助,推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1963年1月,他提出“六点社会改革方案”(称为“白色革命”)。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规定地主占有的限额,多余的土地由国家赎买,分给少地、无地的农民,寺院土地收归国有)、工人在企业中入股分红、给妇女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城乡实行现代教育替代传统宗教教育,发展工业、交通和文教事业等。因计划片面追求高速度,超过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加之石油跌价,军费开支过大,造成经济严重失调。同时未能彻底实行土改政策,使大量农民流入城市,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各阶层人民及社会集团暂时联合起来,而什叶派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成为反国王独裁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一面旗帜,在国外领导反国王的斗争。从1977年起,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到1978年下半年,各地动乱不断升级,达到高潮,国王任命艾资哈里为首相,组成以军人为主的临时政府,以挽回残局。1979年1月,国王被迫出国,委任沙普尔·巴赫齐亚尔组织内阁。2月1日流亡国外的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回到伊朗,2月11日任命马赫迪·巴扎尔甘为总理接管政权,组织临时政府,巴列维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5. 伊朗巴列维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1926年4月25日,礼萨汗在伊朗建立了巴列维王朝。礼萨汗(1877—1944),出身于马赞得朗省一富裕农民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性格强悍。1891年在波斯哥萨克旅中当士兵,1916年晋升为中尉,1921年初获中校军衔。他发动回历12月3日政变后,被国王授于军队总司令兼哥萨克师师长的职务,后任国防大臣。1922年1月4日,他下令将哥萨克师、国家宪兵队、中央直属旅等各路军队统编成伊朗皇家武装部队,分5个师,官兵达3万余人,直属国防大臣统辖,从此牢牢抓住了军权。又通过在各州设立军政州长,军队向居民收税等措施,控制了部分财政大权。1922年—1923年间,礼萨汗向伊朗北部持分裂主义倾向的诸汗发动进攻,一一征服了他们,加强了伊朗的中央集权。在这些行动中,他的势力大长,培植的亲信控制了国家要害部门。国王受到排挤,于1923年10月26日被迫颁布两项手谕:第一,任命礼萨汗为首相;第二,宣布国王将长久地去欧洲治病,委任国王的兄弟为摄政王。礼萨汗又迫使摄政王立下契约不干预国事。新政府成立后,伊朗改组了财政制度,颁布了一些利于生产的措施,改善了与苏联的关系。1924年11月,礼萨汗亲自率军出征阿拉伯人聚居的胡齐斯坦省,讨伐与中央分庭抗礼的省督谢赫·哈扎尔。12月,谢赫·哈扎尔投降。1925年初,他又击败库尔德人的起义。经济、军事上的顺利巩固了他的政治地位。1925年2月14日,国民议会正式批准自回历12月3日政变后国王授予他的军队最高统帅的头衔。同年10月31日,议会通过废除恺加王朝、把临时政权交给礼萨汗的决议。11月前,在伊朗设有外交机构的国家都承认了新政权。12月12日,立宪会议宣布礼萨汗为伊朗国王,封号为礼萨·沙赫·巴列维,姓氏巴列维意味着与古波斯鼎盛时的联系。1926年4月25日举行了加冕典礼。至此,统治伊朗百余年的恺加王朝覆灭,巴列维王朝开始。

伊朗巴列维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6. 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为什么被推翻

在短期的空前繁荣之后,伊朗经济在1975年盛极而衰。由于世界石油需求萎缩,油价骤降,政府财政从上一年的盈余20亿美元一变为73亿美元的赤字。大手大脚已成习惯的伊朗当局被迫实行紧缩政策,两年内将开支削减了190亿美元,超高速的经济增长戛然而止。
伴随着经济的下行,长期被炫目的经济增长数据掩盖的问题浮出了水面。面对商业衰退和国家过多地管制市场,商人们怨声载道。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也出现了巨大损失,这与“白色革命”的初衷截然相反。十年前,伊朗还能够向外国出口谷物、稻米和食糖,而197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却需要进口小麦250万吨,大米30万吨,肉羊250万头。相当于每个伊朗人一年中有一个月的口粮依赖外国供应。
城市的局面同样糟糕。几百万收入低微的伊朗人在超过20%的通货膨胀中挣扎。除了少数企业里的技工,绝大多数工人收入微薄:四口之家平均日收入55-204里亚尔,而一公斤米和肉分别卖到90里亚尔和220-250里亚尔,一间房租金每日100里亚尔,众多工人只好全家住贫民窟。贫富差距大至骇人的地步:在德黑兰的大资本家一天进账5万美元,从来不必在乎周末是到欧洲还是北美购物;与此同时,小农每年只能赚到150-200美元。
对国王鼓吹的“伟大文明”的高期望值和令人沮丧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伊朗民众普遍感到不满。在伊朗这样一个既没有工人运动传统,也没有民主选举历史的伊斯兰国家,人们很自然地转向宗教寻求慰藉,因为“现代化和那种被大肆吹嘘的社会发展并不能带来心灵上的安宁”。

7.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建立是怎样的?

      1921年2月21日,伊朗军人礼萨汗与亲英政客赛伊德·齐亚丁合作,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塞帕赫达尔·拉什蒂政府,建立了以赛·齐亚丁为首相、礼萨汗掌握军权的新政府,暂时保留了卡扎尔王室。1925年底,礼萨汗在夺取了全部军政权力后,最后推翻了统治伊朗达140余年之久的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这一事件是伊朗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的标志,它在中东和世界现代史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伊朗的局势 伊朗旧名波斯(1935年改为今名),是一个文明古国。20世纪初的伊朗是个封建的农牧业国家。全国大约有1000万人口,其中农民占一半以上,牧民约占25%。农村中,封建的生产关系居统治地位。

       贵族和地主占有可耕地的70%以上。85%的农民沦为佃农,他们每年所得仅为总收成的1/4,还要承担沉重的封建徭役。 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大量侵入,使伊朗的社会经济发生变化。据统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对伊投资约960万英镑,沙俄对伊投资为1.6亿金卢布。外资的侵入使伊朗成为它们的原料供应地和销售市场。伊朗的农业生产被迫服从世界市场的需求,手工业生产也日趋萎缩,粮食生产逐年减少,传统的蚕桑业一蹶不振,而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却大量扩大。到19世纪末,伊朗出口的农副产品已由粮食、干果、丝绸、皮革等变成了棉花、羊毛、树胶、鸦片等。20世纪初,伊朗国民经济更加依附于世界市场。 

       农村中商品生产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生产方式的瓦解,促成了农民的分化,也分解了地主阶级。其中,一部分地主已有别于旧式地主,他们采用新的经营方式,面向世界市场,从事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商业资本也进入农产品的收购、出口业务,其中一部分还直接投入购置土地,以生产世界市场所需要的经济作物,这就使新式地主阶层得到了扩展。 外国资本对伊朗经济的操纵和控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外资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享有的政治特权(领事裁判权),处于优越的地位。它封堵了伊朗民族资本向工业和矿山投资的道路,迫使它们只能投向购买土地和从事高利贷,力图把它们变成外资在伊朗的商业活动的代理人。

    资产阶级也发生分化:部分从事外贸的商业资产阶级,资金比较雄厚(一般都拥有10万土曼以上的资金),成了外资的买办;更多从事国内贸易的中小商业资产阶级力图挣脱外资的控制,他们构成了民族资产阶级。为了争得自由发展的权利,伊朗商业民族资产阶级曾奋力斗争。早在19世纪末,德黑兰的商人便建立了联合公司,同英国控制伊朗金融的波斯帝国银行竞争。商业资产阶级还曾积极投入1907—1911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建立国家银行的主张。革命的失败使他们的希望破灭,1911年以后,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几乎没有增加,接踵而至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不仅是中小商人,甚至连商业资产阶级中的首富扎尔卜家族所属企业,也纷纷破产倒闭。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建立是怎样的?

8. 大家对伊朗巴列维王朝什么看法

在短期的空前繁荣之后,伊朗经济在1975年盛极而衰。由于世界石油需求萎缩,油价骤降,政府财政从上一年的盈余20亿美元一变为73亿美元的赤字。大手大脚已成习惯的伊朗当局被迫实行紧缩政策,两年内将开支削减了190亿美元,超高速的经济增长戛然而止。
伴随着经济的下行,长期被炫目的经济增长数据掩盖的问题浮出了水面。面对商业衰退和国家过多地管制市场,商人们怨声载道。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也出现了巨大损失,这与“白色革命”的初衷截然相反。十年前,伊朗还能够向外国出口谷物、稻米和食糖,而197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却需要进口小麦250万吨,大米30万吨,肉羊250万头。相当于每个伊朗人一年中有一个月的口粮依赖外国供应。
城市的局面同样糟糕。几百万收入低微的伊朗人在超过20%的通货膨胀中挣扎。除了少数企业里的技工,绝大多数工人收入微薄:四口之家平均日收入55-204里亚尔,而一公斤米和肉分别卖到90里亚尔和220-250里亚尔,一间房租金每日100里亚尔,众多工人只好全家住贫民窟。贫富差距大至骇人的地步:在德黑兰的大资本家一天进账5万美元,从来不必在乎周末是到欧洲还是北美购物;与此同时,小农每年只能赚到150-200美元。
对国王鼓吹的“伟大文明”的高期望值和令人沮丧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伊朗民众普遍感到不满。在伊朗这样一个既没有工人运动传统,也没有民主选举历史的伊斯兰国家,人们很自然地转向宗教寻求慰藉,因为“现代化和那种被大肆吹嘘的社会发展并不能带来心灵上的安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