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机制有什么具体区别?

2024-05-19 11:44

1. 制度和机制有什么具体区别?

  制度和机制的具体区别如下:
  制度与机制在微观经济中通用的,但制度是一个独特的中国特色。
  一般认为,制度是指基本的制度,如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机制一般称为一个更微观的系统,并且可以是“设计”,所以有“机制设计”理论。
  例如,拍卖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机制,是典型的设计也可以。
  然而,即使是最保守的经济学家也会认识到,基本制度,如社会基本制度,是长期演进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的博弈论解释的机制设计,进化博弈论是合适的解释长期的制度变迁或非正式制度的演变。非正式机构不能设计,否则将是“正式”。

制度和机制有什么具体区别?

2. 制度与机制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二、性质不同;
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
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因党组织负责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据个人主观随意改变的。

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制度

3. 什么事宏观是什么微观

物理中的楼上已经说了,在经济学中的微观指的是就市场而言,只针对市场,只是研究市场中的经济学问题,而宏观则是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同时研究对象包括产品市场,劳务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等,范围较广. 
微观一般是中层干部来执行的,虽然是整个公司或是集团制定的战略,但是恒多细节是员工或是基层管理者提供给高层的,然后将其制度化,但这种管理很细属于微观管理,而组织的大战略和一般的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就属于宏观管理,但具体还要你自己去理解!

什么事宏观是什么微观

4.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关乎改革方向和社会性质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基础及其结构方面(基本经济制度)的方针是非常明确且始终一贯的,但是在对市场经济微观基础问题的认识上,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分歧和论争,近期出现的“民本经济论”,就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观点。本文对颇为含混费解、但事关重大的“民本经济”的本义和用意进行辨析和评论,以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和讨论

5. 什么是制度分析范式?它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差异?如何评价之?

制度分析方法采取了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实证与规范两种。
    实证经济学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个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学理论.再用实际数据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实证经济学希望得到”如果有A,则必然有B”这样的结论.。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等的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法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制度分析法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如:经济体制,国家的政治体制等。而微观经济学的两种分析方法是对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探讨。有点类似于一个是寻求外因,一个是寻找内因。
  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制度分析范式?它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差异?如何评价之?

6. 农业产业化方面有什么微观制度吗??

灵活的

7. 宏观与微观到底什么意思?

交易的方法有很多,随之而来的交易系统也是纷繁复杂,但无论何种交易模式都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判断行情走势,制定交易策略。这二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给交易操作指明了方向,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宏观与微观到底什么意思?

8. 微观经济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扩展资料产生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参考资料微观经济学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