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毒品有什么危害

2024-05-13 21:01

1. 音乐毒品有什么危害

音乐毒品通过控制情绪的α波、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的θ波以及令人紧张和兴奋的β波等各种频率,可以使人进入幻觉状态。
这种“听的毒品”从2008年开始在意大利等海外网站上流行起来。据说是该药出处的海外I英文网站宣传称:“一家值得相信的公司开发了这个药,多数经过了专家的临床试验,是值得信赖的产品。”药价为每个文件3至56美元。


扩展资料:

原理
在音频附带的“说明”中,音频发布者介绍道,音频毒品通过控制情绪的α波、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的θ波以及令人紧张和兴奋的β波等各种频率,以使人进入幻觉状态。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老师邓红对此解释,当听者在安静、私密的空间中闭眼专注某一事情时,人的脑波和清醒时本就不同,当声音经由耳朵传递到听觉中枢时,也会激发起人们不同的情绪体验。
至于有的人听到的是噪音,有的人听到的是乐音,可能因为听者生活背景、经历不同,声音所能激发的体验也不同。
该“毒品”的原理是,刺激脑电波中使内心平静的α波长(7~13Hz)以及有紧张、兴奋效果的β波长(14~30Hz)等,从而引发心理变化。该网站主张说,这和能刺激脑电波、提高注意力,一度备受欢迎的可提高成绩的机器原理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频毒品

音乐毒品有什么危害

2. 音乐毒品是什么?

听别人说听了会出现幻觉什么的。
但我听到的是刺耳的声音,听了也没有出现所说的幻觉。
你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下音乐毒品下载

3. 音乐毒品!!!!!!!

这个偶也听不懂,感觉乱的很。它本身就是很玄的东西(没医学验证),个体差异应该很大,而且描绘的太好会产生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自我暗示)
总的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个人觉得单调刺耳...

音乐毒品!!!!!!!

4. 求一首音乐毒品!

以下都是我复制过来的:
 
音 频 毒 品”很容易就能从网上下载到,每段音乐长约10分钟,通常都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名字,例如“地狱之门”和“上帝之手”等,听起来就像轮船汽笛声或快进播放的粗砺合成音。音频的制作者称,这些音乐能够精确模仿致幻剂和大麻等毒品产生的不同效果。

是立体声的音乐,刚去TYB听了,其实不能说是音乐,应该像噪音.
我一年前,下载了很多α波的音乐来听.这些音乐跟这个音频毒品原理差不多,都是音频中含有α波,β波等等.但是我下载的这些效果是用来安神的....当然..其实没有那么神奇,个人觉得效果不太明显.

想要尝试一下这些歌曲恐怕只有 翻(H X)墙  上 you(H X)tu(H X)be才能听到.
建议还是不要去听..虽然我个人觉得对我没什么效果...(可能是α波的音乐听多了的后果)

刚才百度一下,发现,其实我听的那种也叫 音 乐 毒 品..汗.
你可以上电驴下载,或者百度一下..α音乐,很容易找到.

以下这段是我复制来的,说明安神的α音乐也算是 音 乐 毒 品.
所以建议如果真的要听的话,请不要长期听.可能会产生依赖性什么的....囧

很多网民对在网络上不断传播的这个“药”感兴趣。被称作“I-doser”的这个“听的药”共分为10项(73种)。除了抗抑郁剂、镇定剂、止痛药、兴(H X)奋剂、安(H X)眠药之外,能产生饮酒和服用毒品、壮(H X)阳药效果的“Alcohol”、“LSD”、“Cocaine”等药尤其受欢迎

5. 音乐毒品是怎么回事

这个在百度上搜索的到,一种能干扰人脑波的律动,使人不能自控,就像毒品一样,所以称为“音乐毒品”再有,这种情节在魏天一写的《镜子风暴》中也有,书中写道这种音乐会有反解的方法,但毕竟是小说,不是很确定

音乐毒品是怎么回事

6. 音乐毒品

种子已发…3个多G…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因为全是蜂鸣声… 其实就这个音频毒品是一个5分钟的MP3音乐文件,同时还附加了可称之为“处方说明”

7. 有哪些音乐是音乐毒品,有歌名吗?知道介绍下

 音乐毒品:
  一种被称为“音频毒品”、“可听药”的音乐在不少视频网站流传。据韩国《朝鲜日报》2月20日报道,网站上提供至少10项,共73个音乐文件,它们被冠以“抗抑郁”、“镇静”、“止痛”、“刺激”、“催眠”等称谓。
  音乐毒品主要通过控制情绪的α波、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的θ波以及令人紧张和兴奋的β波等各种频率,可以使人进入幻觉状态。目前此种“毒品”,主要在韩国互联网上迅速扩散。
  此类音乐毒品由某网站自2009年2月14日开设,并免费提供,网站根本没有介绍是谁、如何开发以及是否经过医学验证等问题。
  凡是吊人胃口的东西,必然有其故意为之,伤害人的成分。一味追求刺激听所谓的“音频毒品”不但不能消除压力,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生理心理问题。
  早报记者 李淑平 
  听音乐能产生镇静、快乐,甚至是飘起来的感觉?音频成了可听的“毒品”?在很多人对此半信半疑中,一种叫“音频毒品”或者“可听药”的音乐正在互联网上被广泛流传。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孙时进表示,理论上,人听了音乐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幻觉确实存在,但是受影响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网友出于好奇,或者追求刺激的心理上网下载收听类似音频,孙教授表示不赞成,他强调说,一味追求刺激听所谓的“音频毒品”不但不能消除压力,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生理心理问题。

有哪些音乐是音乐毒品,有歌名吗?知道介绍下

8. 关于网上流行的音乐毒品

近来,一种被人们称为“音频毒品”的音乐,英文名称是““I-Doser”,又被叫作“听的MP3毒品”在网络上疯传。百度一下“音频毒品”就可搜索到相关网页15万余篇。这种音乐真的可以让人产生吸食毒品后的依赖感吗?听过该音乐的人的真实感受到底是什么?

  这一被称为“音频毒品”的I-Doser音频文件是2008年在意大利等海外网站上流行起来的,自称具有治疗功效,又称为“听的药”。亚洲则是从韩国开始,并且是2009年2月初的事情。

  据资料称,“I-Doser”音频原理是,刺激脑电波中使内心平静的α波长(7~13Hz)以及有紧张、兴奋效果的β波长(14~30Hz)等,从而引发心理变化。这和能刺激脑电波、提高注意力,一度备受欢迎的可提高成绩的机器原理相同。

  这些“音频毒品”都是经过数十次临床试验的产品,非常安全,在海外已经卖到数十美元。通过调节脑电波,可以出现等同于吸毒后的状态,但是时间只有吸毒所持续的十分之一,因此不会中毒。

  在听的过程中,听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声音刺耳,仿佛汽车鸣笛发出的噪声,结束后整个大脑都嗡嗡的,听力似乎有点下降的感觉。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噪音。

    网站事先就传递了使用该音频文件将会产生吸食毒品的幻觉,达到抗抑郁的疗效的信息,这一信息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让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不断寻找这种“快乐”的感受。加上有“双手整齐地放在一起,闭上眼睛听”的特定的要求和单调的音频,一些人是有可能会进入意境。

  接受心理暗示和催眠术有点相似。但接受心理暗示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文化程度低、女性、年龄小、极度关注自身的自恋的人群较易于接受别人的心理暗示。就此事件,我们还可以联系到“黑色的星期天”音乐致人自杀的事件,音乐到底能否产生预设的效果,关键在于听者接受的心理暗示以及个人接受心理暗示的特质,二者共同产生作用。另外,针对I-Doser音乐提出的通过刺激脑电波引起人的心理变化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目前并未得到医学界的认可。

  对于有些网友提出听了I-Doser音乐后感到刺耳、头痛的现象,钟医师认为这只是短时间的影响,不会存在长期的身体影响,重要的是不应该把这种音乐的效果传播得神乎其神。

  多年前,一首《黑色的星期天》被人们称为“自杀音乐”,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但实际上被人们“妖魔化”了的《黑色的星期天》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如果是一个身心健康或者开朗活泼的人,可能即使听了一百遍也不会萌发自杀的念头。而对那些身心遭受重创或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来说,这种音乐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轻音乐可能会让我们身心轻松,一首小夜曲可能让我们昏昏欲睡,一首《喜洋洋》可能会让我们心情激荡……面对一首音乐,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面对“I—Dos-er”音频我们所有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将其“妖魔化”。

  只要我们正确对待生活,就没有必要在意那些“音频毒品”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