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正频频“上市” ,“烧钱”大战下的生鲜电商正布着怎样的局?

2024-05-05 16:37

1. 生鲜电商正频频“上市” ,“烧钱”大战下的生鲜电商正布着怎样的局?

不管作为社会当中的哪一分子,我们无一例外都希望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是:
根据其肩负职能,让那些能够提供出更高品质、更大产能、更低价格的团队,那些经营者那些企业,最终掌握到更多再多一点资源;
这,算是人们对于物质生活丰富一项基础需求。

举例来说,将一块土地交给一位拥有机械化能力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他她也许将提供出相当于原来自耕农数十倍的产出,并且产品品质还能变得更有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将多一点再多一点、更多的土地,交给这样一位合格的农业从业者呢?!

再举例来说,将媒体头条、出版资源交给一位对社会秩序拥有更高明见解的作者,他她的作品也许将驱动着全社会的认识水平在更短时间内实现向更文明方向的跨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给予这类作者,多一点再多一点,从传播资源到生活来源上的支持呢?!

还可以从反面来举例,将从贷款余额到岗位安置,从收入到各类技术设备,都按血缘亲疏的方式,配置给一个大家族,能够预期他她们将借助资源“繁殖再繁殖”,“封闭繁殖”之下免不了最终要在某个边界处、与“家族之外的其他人”产生激烈纷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把资源配置给那些“一味追寻‘自我繁殖’”的生物们呢?难不成,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她它们,“疯狂繁殖”一步步向战争靠近、在生产力无能的同时给世界上其他和平友爱的人们不断带来这样那样的伤害?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倡议广大消费者“用脚投票”,支持生鲜电商以及当前正如火如荼的社区团购,支持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在产品服务品质产能与价格上面的竞争;最终,让合适的人掌握到更多资源,给世界带来浪涛滚滚、激荡人心、震撼心灵的幸福。

生鲜电商正频频“上市” ,“烧钱”大战下的生鲜电商正布着怎样的局?

2. 生鲜电商“鼻祖”倒下了,生鲜电商行业的运营难点在哪?

生鲜电商作为电商行业的最后一个堡垒,只要谁拿下了生鲜电商,就等于拿下了互联网电商行业的天下,但是生鲜电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难以有所突破,生鲜电商行业的运营难点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竞争压力大。目前,阿里集团,京东,腾讯,美团都投资控股了很多家生鲜电商公司,并且它们的发展都齐驱并进,难以发展到一家独大,所以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受到了阻碍。其次,推广不到位,目前市民还是倾向于到超市或者菜市场上直接进行食材的挑选,很多人都不愿意在网上购物,所以导致了生鲜电商行业并没有全面发展。最后,产品的配送问题,对于生鲜产品首先就是要新鲜,不仅要把库存卖出去,而且还要注重配送效率,如何有效的节约配送成本,又保证了生鲜产品的口感,这也是生鲜电商行业难以突破的原因。
一:竞争压力大
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旗下都投资控股了十几家生鲜电商行业,对于生鲜电商行业来说,竞争的压力非常大。

二:推广不是很到位
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有生鲜电商行业,他们还是偏向于自己直接去菜市场购买,很多人都不愿意在网上购买生鲜。

三:配送的效率问题
配送问题一直是生鲜电商行业的运营难点之一,线下的配送交付十分重要,因为生鲜产品都有保质期,所以必须加快配送效率,保证客户的口感,如何有效的节约配送成本,又保证了生鲜产品的质量是生鲜电商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生鲜电商鼻祖倒下了,生鲜电商行业的运营难点,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3. 谁拿下生鲜谁就拥有电商天下

生鲜食品电商是一个前景远大但是前路崎岖的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以及劣势。
 优势:
 1、生鲜食品电商毛利润高!在已知的大众消费品类当中,生鲜食品的毛利润可以说是最高的,没有之一。百货产品只有特定的品类(避孕套不算)毛利才能达到20%已经是比较高的数字,但是生鲜食品基本能达到40%以上,比如不起眼的白萝卜,利润能到60%,有些品类可以超过100%。
 2、购买频率以及客单价均高!由
于生鲜食品是日常需求品,不比衣服电器需要较长时间的购买频率,所以用户一旦在生鲜网站形成购物习惯,用户平均在一周之内登陆网站的次数达会比一般垂直性
B2C高出喝多,又由于在这类网站上购物基本上是一个人购买三口之家的物品,客单价高,那么每个月累积起来的购物金额是惊人的。
 3、抗风险性大!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客户可能不购买奢侈品,也不会选择大件消费,也会取消旅游计划,但是客户不可能选择不购买生鲜日常用户。
 4、市场空间大!生鲜食品市场是一个20万亿的市场,远远不是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吞下去的市场,只要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瓜分百分几的零头,也足够这个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国内顶尖企业。除此之外,这个市场目前在互联网上没有领先者更没有巨头。 
5、拥有地域性!大部分的垂直B2C电商网站面对的用户大部分都是全国性用户,但是生鲜食品电商由于食材供应、供应链配送以及新鲜度的需要,都是基于一个城市逐渐发展起来而辐射周边,一旦在这个城市获得了用户的口碑,其它企业与之竞争会有相当难度,会比一般企业打价格战有难度得多。
 劣势:
 1、商品非标准!生
鲜食材你不可能要求长得一摸一样,品质也一模一样,新鲜度也一模一样,结果导致用户认为实物与图片不符与印象不符,要求退换货的频率相当高,退换货不仅仅
会导致物流客服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退换货的物品由于新鲜度的原因只能直接倒掉。这个特性还导致打包商品的时候还必须非常注意分类以及时间,有些生
鲜的保险是需要冰块,有些要求时间性等等。
 2、用户群体!购物生鲜食材的很多人都是上班族,原因在于没
有时间赶早班去超市买菜,等到晚上去不仅人满为患,食材也不新鲜,饥肠辘辘的绝对不是好体验。所以大部分的用户都是在公司订好,等回家你送过来或者送到
家!这意味着配送力度非常大,必须保证一天起码两送乃至三送才能满足高爆发量。试想想,都等你的东西回家做饭,都是那个时间点,送货人会死人的。
 3、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不比一般的商品,如果有用户反应从你这里吃的东西吃出了毛病,甚至死了个把个人,那完蛋了,网站的口碑瞬间死掉,对付这种危机处理以及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成本,因为有很多人如同淘宝的差评师一般,你不给我搞定我就投诉我就在微博上宣传,天可怜见!
 4、供应链物流!冷链。存储、配送、退换货对于生鲜来说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流程,需要特殊的处理,这里面的难度很大,并且随着市场不断的庞大用户量不断的增加,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将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

 1、电商应该谨慎选择是否要加入生鲜食品这一模块。介于生鲜食品,对时间及配送条件的特殊要求,甚至在配送区域上也有所局限。这些特殊要求极大提高了门槛以并成为电商发展这一品类的挑战。
 2、生鲜电商在生鲜食品供应方面进行提前预测。介于生鲜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而很多生鲜食品时令性又非常强,生鲜电商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可以提高后期配送库存等的服务并降低成本。 
3、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于对于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消费者可能还不是很放心没有看到实物就购买,担心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生鲜电商可以针对这一点,从生鲜产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测,并能够及时地反馈给消费者,彻底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谁拿下生鲜谁就拥有电商天下

4. 谁拿下生鲜谁就拥有电商天下

生鲜食品电商是一个前景远大但是前路崎岖的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以及劣势。
 优势:
 1、生鲜食品电商毛利润高!在已知的大众消费品类当中,生鲜食品的毛利润可以说是最高的,没有之一。百货产品只有特定的品类(避孕套不算)毛利才能达到20%已经是比较高的数字,但是生鲜食品基本能达到40%以上,比如不起眼的白萝卜,利润能到60%,有些品类可以超过100%。
 2、购买频率以及客单价均高!由
于生鲜食品是日常需求品,不比衣服电器需要较长时间的购买频率,所以用户一旦在生鲜网站形成购物习惯,用户平均在一周之内登陆网站的次数达会比一般垂直性
B2C高出喝多,又由于在这类网站上购物基本上是一个人购买三口之家的物品,客单价高,那么每个月累积起来的购物金额是惊人的。
 3、抗风险性大!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客户可能不购买奢侈品,也不会选择大件消费,也会取消旅游计划,但是客户不可能选择不购买生鲜日常用户。
 4、市场空间大!生鲜食品市场是一个20万亿的市场,远远不是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吞下去的市场,只要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瓜分百分几的零头,也足够这个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国内顶尖企业。除此之外,这个市场目前在互联网上没有领先者更没有巨头。 
5、拥有地域性!大部分的垂直B2C电商网站面对的用户大部分都是全国性用户,但是生鲜食品电商由于食材供应、供应链配送以及新鲜度的需要,都是基于一个城市逐渐发展起来而辐射周边,一旦在这个城市获得了用户的口碑,其它企业与之竞争会有相当难度,会比一般企业打价格战有难度得多。
 劣势:
 1、商品非标准!生
鲜食材你不可能要求长得一摸一样,品质也一模一样,新鲜度也一模一样,结果导致用户认为实物与图片不符与印象不符,要求退换货的频率相当高,退换货不仅仅
会导致物流客服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退换货的物品由于新鲜度的原因只能直接倒掉。这个特性还导致打包商品的时候还必须非常注意分类以及时间,有些生
鲜的保险是需要冰块,有些要求时间性等等。
 2、用户群体!购物生鲜食材的很多人都是上班族,原因在于没
有时间赶早班去超市买菜,等到晚上去不仅人满为患,食材也不新鲜,饥肠辘辘的绝对不是好体验。所以大部分的用户都是在公司订好,等回家你送过来或者送到
家!这意味着配送力度非常大,必须保证一天起码两送乃至三送才能满足高爆发量。试想想,都等你的东西回家做饭,都是那个时间点,送货人会死人的。
 3、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不比一般的商品,如果有用户反应从你这里吃的东西吃出了毛病,甚至死了个把个人,那完蛋了,网站的口碑瞬间死掉,对付这种危机处理以及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成本,因为有很多人如同淘宝的差评师一般,你不给我搞定我就投诉我就在微博上宣传,天可怜见!
 4、供应链物流!冷链。存储、配送、退换货对于生鲜来说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流程,需要特殊的处理,这里面的难度很大,并且随着市场不断的庞大用户量不断的增加,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将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

 1、电商应该谨慎选择是否要加入生鲜食品这一模块。介于生鲜食品,对时间及配送条件的特殊要求,甚至在配送区域上也有所局限。这些特殊要求极大提高了门槛以并成为电商发展这一品类的挑战。
 2、生鲜电商在生鲜食品供应方面进行提前预测。介于生鲜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而很多生鲜食品时令性又非常强,生鲜电商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可以提高后期配送库存等的服务并降低成本。 
3、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于对于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消费者可能还不是很放心没有看到实物就购买,担心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生鲜电商可以针对这一点,从生鲜产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测,并能够及时地反馈给消费者,彻底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5. 生鲜电商的行业背景是什么?

目前中国生鲜电商的行业背景:
1、没有霸主;
2、垂直的比做全产业链的多,垂直更容易实现盈利;
3、生鲜电商模式包含B2C、O2O、F2C(农场直供)、C2B(私人定制);
4、以社区终端为入口有佑康-祐惠、e厨时代;
5、半成品模式,比如小农女送菜等;
6、冷链配送太难,订单不够,成本太高。

生鲜电商的行业背景是什么?

6. 深度解析生鲜电商出路在哪

别把盈利当儿戏,补贴引流还是算了
    生鲜电商存在一些众所周知公认的难点,比如非标准化、冷链运输和仓储的需要、最后到家的配送难题等。难点是客观存在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投入,没有钱是不行的。问题就卡在这里,花钱去解决这些问题,钱能不能收回?
    最终判断一个项目能不能成,无论表象是怎么样的,本质只有一条:是否能盈利。从是否盈利这个角度去看,传统电商的低价补贴引流,形成粘性客户变现的套路已经证明在生鲜领域是行不通的。为什么?
    首先非标是拦路虎,因为生鲜非标的特性,直接导致总运营成本高于线下批零体系,线上需求和供应匹配等于是将原来顾客在实体店内自主购物的过程货币化了,价格自然是提高了。天猫京东为何涉猎生鲜一直没有很大成效,重要原因是传统电商赖以快速复制扩张的基础:标准化难以做到,没有标准化就难以规模化,边际成本就没法下降。
    其次是农产品质量,传统线下的农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品牌效应非常弱,价格基本成了唯一的质量分级依据,且并不准确如意。线下的农产品质量如果不想或不能做任何改变,只是将农产品换一个地方卖,将互联网当作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这种方式是没戏的,顾客在线上买农产品,要么就要比线下更便宜,要么就要比线下好很多。所以,一个运行成本高于线下的电商市场,用顾客补贴去打,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因此,只要是对标线下菜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生鲜项目,或者是不渗透到生产端改进农产品质量,只对接到批发市场这一端和消费者端的生鲜项目,无论是2B的还是2C的,都必死无疑。低毛利低利润根本无法覆盖运营成本,不管规模做到多大。当然,如果是2VC,那就另说了。
    从长远看,项目最终的盈利能力,笔者认为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边际成本和溢价。如果一个生鲜项目,有途径使得边际成本下降、溢价提升,这个生意就可以做。但是前面已经论证过,生鲜电商在早期边际成本降不下来,说明生鲜电商想通过先补贴顾客做大规模后再变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早期盈利的必经之路,做溢价
    生鲜电商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提升溢价,用溢价去覆盖较高的运营成本,保持早期的盈利性。等到前面说的那些非标化、冷链和配送等各种大小坑都逐渐填满了,才能进行规模化发展,边际成本下降也才成为可能,那时候才具有价格优势,具备了直接打击线下市场的能力。
    要做溢价,只有提升农产品质量,就不得不谈到政府大力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关于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我觉得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先生在他的微博上发的 “从包子的故事看供给测改革”这篇小文章有必要读一下。
    孙教授有两个看法:首先肯定了需求端已经无法拉动经济发展了,需要在供给侧做文章;其次,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并不是说供给侧提供了适销对路的产品,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地带问题——中间端。
    这几个观点,套用到目前生鲜农产品行业,笔者很认同。这么些年来,我们应该对各地一些农产品滞销的新闻都不陌生,但是另外一类消息是进口生鲜农产品的热销,国内的消费者对墨西哥的牛油果、新西兰的猕猴桃、美国的车厘子、澳大利亚的牛肉越来越熟悉了。
    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普遍过硬,价格却越来越亲民了,这是进口农产品销售火热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国内生鲜农产品却呈现出两个极端:低质或高价。对价格稍微敏感点的农产品,质量低到没保证;对质量要求稍微高一点,价格就不成正比的攀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低质到高价中间,少了一个兼具优质优价特点的农产品环节,优质优价的农产品紧缺,这块市场出现空白,随着中等收入阶级数量的急剧膨胀,这两个极端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所转变,低质向优质转变,高价向优价靠拢,这样供需才会匹配,未来的农产品市场才有可持续性。
      溢价能力,与农产品质量挂钩
    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质量。质量不提升,价格上涨不会被市场认可;但是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很吊诡,生产端单方面提高产品质量,成本会大幅度上升,成本直接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于是就出现了孙立平教授文章所讲的现象:低端产品卖不出去,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优质产品价格太高,同样会导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所以,光有供给侧的质量提升,并不能增加农产品市场的总利润,因为核心问题出在中间端——制度成本或制度效率,中间端的不给力,会将供给侧改进优化的效果完全吞噬,将消费升级和生产升级重新打入低价和低质的黑暗地狱。
    供给侧产生质量,质量形成溢价,这是一个链条;中间端产生效率,效率决定成本,这又是一个链条。所以,事情很清楚,现有的生鲜电商这个领域为何迟迟不见一统江湖的项目出现,原因就是被这两条链子缠住了脖子,溢价做不出来,边际成本也降不下去,只看到源源不断的烧钱,而看不到盈利的终点。
    先讲讲目前的生鲜电商为何做不上去农产品的溢价。农产品的质量大致由四个主要因素决定:农产品品种、生产环境、管理方式以及成品保存和贮藏。这几大因素,没有一个是可以被生鲜电商左右的,最懂农产品的是谁,是农产品的主人,有谁会比他们还懂农产品呢?有人说,生鲜电商会营销啊,那也得拿到了好的产品,营销才管用啊。况且营销搞好了,最后也不见得电商就能完全左右生产商的。
    褚橙和本来生活就是例子,没有好的褚橙,本来生活也无计可施,褚橙出名了,掌控权依然在褚橙自己,褚橙可以和任何电商平台合作,并不会给本来生活独家销售权。在中国,并不是说谁拿到了好的产品,谁就一定能做好生鲜电商;而是谁能掌控农产品的质量,谁才有做好生鲜电商的基本条件,应该是这样的逻辑。不能做品控的生鲜电商,注定会昙花一现。目前的大部分生鲜电商不仅做不高溢价,有些还经常拿低价来打市场,这不是自寻死路嘛。
    再讲讲目前的生鲜电商为何提高不了效率。什么是效率?通俗的说,就是干成一件事总花耗费了多少资源。记得原上海菜管家CEO于田在凌晨观摩过批发市场的运作场景后发出感慨,线下的这套自然形成的农产品批零体系是目前最有效率的农产品供应方式,成本低、效果好。关系到效率高低的是消耗资源的多少,时间、金钱以及人力物力,都会反映效率指数,最终都会表现到成本上。严格讲,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上,其总成本里的大部分都是制度成本,从现在的条件看,互联网仅仅是降低了消费者一部分体力和时间的付出,但是其它成本却大幅上升,比如出现了配送成本和分拣包装成本以及网络运营和营销成本,其总成本并没有得到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社会制度成本基本没有变化,无法和其它标准化商品电商化后的效果相比。其实,产销过程中的信任成本是很高的,什么是信任成本呢?就是把一个陌生顾客转变为下单购物的顾客所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会表现在仓储、运输、包装、网站和营销各种花销中。
      提升农产品质量之路,小心大坑
    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安全提高和品质提高两件事情,从农场本身讲,提高安全和品质都是供给侧的事,但是安全不光是供给侧生产端的事,还有中间端质量信任保证的关系,这两个关系少了任何一个,这件事情都玩不转。
    农产品质量信任,重点是安全信任。安全的生产责任在生产者,安全的信任责任在于各级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从环保、农业、卫生、质检、食药各个环节都牵涉其中,现有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远远滞后于社会需求。为何顾客更加青睐上述进口农产品,打上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就相当于一种质量保证,目标顾客很容易就掏腰包购买,价格高一点也能接受。而对于国产的农产品,价格一高就无人问津,不接受溢价。这种种现象,反应的就是信任成本,我们中国优质农产品面临的信任成本太高,通行市场的方式还是价格为王传统渠道为主,也可以说安全信任这个中间端环节大大的拖了整个农产品市场的后腿,不对这个环节进行某种优化,这个行业就不可能会有所提高。
      生鲜电商,烧钱姿势很重要
    生鲜电商要做出成效,的确是需要烧钱,但是不断的拿钱去补贴顾客,那是傻冒行为,不会有任何收效。如上分析,生鲜电商烧钱,应该在供给侧和中间端烧钱,最好是在中间端进行大幅投入。
    生鲜电商的未来,不属于大而全的平台,欲速则不达,因为在供给侧和中间端没有做好准备之前,这种平台规模做的越大,供给侧和中间端挖的坑就越深,亏损的钱会越多,并且永无止境。
    生鲜电商的未来,小而美的平台可能更有机会弯道超车,一开始就着重于打造供给侧、中间端和需求侧的微型生态平衡系统的小平台,慢慢的磨合这个生态,不断的增强这个体系的活力和体量,有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真正改善目标顾客消费的食材质量和效率。
      生鲜电商宿命盘点
    早期要盈利,就要提高溢价,要溢价就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食品安全;而要实现食品安全,就需要重构现有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一环扣一环。长期要盈利,首先要度过早期提高溢价的阶段,后期要逐渐利用食品安全信任度的提高可以加强顾客粘性这一点,来实现边际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个目标。我们的生鲜电商做好了面对这些问题的准备了么?如果不能在供给侧做出大幅度改进以及在中间端不能进行颠覆式创新,溢价提升和边际成本降低在一个很长时间段都很难做出来,盈利性就无法体现出来。

7. 融资近120亿元,生鲜电商又“活”过来了

 纵观生鲜电商发展 历史 ,经历了从2005——2008年的萌芽期,到2013年之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站上风口。可好景不长,2017年,全年至少倒闭14家生鲜电商,不少中小型垂直领域电商被淘汰。
   去年,在新零售的浪潮,生鲜行业利用社区团购、线上线下全国连锁等方式 探索 ,一年融资近120亿元,再次迎来风口。
    全年行业“吸金”近120亿 “独角兽”显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有22家生鲜电商企业共融资近120亿元人民币。包括:百果园、食范、鲜世纪、彩虹星球、天马便利、有好生鲜、壹号餐桌、三蛋生鲜、宋小菜、十荟团、呆萝卜、谊品生鲜、华和生鲜、天鲜配、每日优鲜、食得鲜、生鲜传奇、美菜网、每日一淘、农政齐民、快鲜网、食享会等平台。
   其中,美菜网融资10.5亿美元成生鲜电商的最大“独角兽”,是2018年生鲜行业获得最大融资的平台,其估值约为70亿美元,堪称生鲜电商的最大“独角兽”。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成立于 2014 年,为全国约 100 个城市 250 万餐厅提供蔬菜采购服务。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家优享,上线于2018年6月份,上线 3 个多月就在近40个城市开团,拥有近 10000 名团长。其融资获得资金主要用于社区拼团布局,以及发展美菜网的 B2B 业务。
    带动相关产业 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也有收获 
     去年3月5日,鲜世纪获得亿元级B轮融资,并宣布将用此轮融资资金在华东区城市进行扩张,并建立数十个物流营运中心。 
   据了解,鲜世纪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营华东区域的便利店B2B电商平台,利用信息化供应链体系,简化传统分销层级,直接对接上游品牌商和终端商家,为广大中小商家提供全品类的快消品供应链服务。帮商家解决生鲜采购、运营问题,帮助商家销售。截止目前,鲜世纪已覆盖上海、苏州、宁波、无锡、杭州五个城市,用户数量突破20000家,经营商品更是涵盖了酒水饮料、休食日化、米面粮油、生鲜调味等品类,SKU数量达5000余个。
    新模式不断 生鲜电商风口将至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897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到7.9%。2018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1051.6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851.4亿元,同比增长23.5%;预计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损耗大、对物流与供应链要求高、运营和仓库配送成本高曾经是部分生鲜电商倒闭的重要原因,无法获得融资的企业自然玩不下去。可伴随着新零售到来的步伐以及社区团购迎来的新风口,电商巨头们纷纷布局生鲜电商。阿里有盒马鲜生,京东有7Fresh,苏宁有苏鲜生,步步高有鲜食演义,同一赛道角逐的还有,美团的小象生鲜、顺丰优选、易果生鲜、天天果园、大润发优鲜等。“生鲜电商的抢滩战未来将更加激烈,真正的风口并未到来!”
   曹磊说,2018年各大生鲜平台上演了精彩的融资浪潮,然而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靠烧钱补贴市场,虽可获一时之利,但其模式却不可持续。他建议,首先做好品控。其次实现产业一体化,寻找供货商专门提供生鲜产品,再在产地和顾客间搭建好桥梁,形成端到端的供应流通体系。“还要解决好冷链问题,提供更及时的物流配送。”

融资近120亿元,生鲜电商又“活”过来了

8. 生鲜电商不再“高端”,看不见的对手”比想象中更凶猛

行业对生鲜电商的态度偏向否定和怀疑。
  
 2019年,这种怀疑和否定达到了顶峰,随着生鲜电商玩家接二连三的倒下,生鲜电商死于2019年的声音不绝于耳。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生鲜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根据《财联社》数据,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额达到1821多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37%,月活用户同比增长75%,生鲜电商迎来喘息的机会,但这并不能止住生鲜电商的“负面消息”。
  
 从诞生之日起,生鲜电商因成本高、难盈利的问题一直被行业所否认。的确,与传统零售相比,生鲜电商是个“新手”,供应链基础不及前者雄厚,人才储备更不似前者成熟,更重要的是,生鲜电商自带的互联网基因容易给人留下“只会讲故事,不会做生意”的印象。“这些生鲜电商的目的是圈资本的钱,然后IPO”。一位业内人士曾对龙商网&超市周刊表示。
  
 生鲜电商依靠资本输血是事实,但生鲜电商依靠资本快速扩张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渠道中的一极也是不可否认的,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线上渠道正在加速瓜分线下实体门店的客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鲜赛道日益拥挤,为了争夺流量,生鲜电商正在以低价攻占市场并形成规模。
  
 生鲜电商最初走的是高端路线,刚刚宣布破产重组的易果生鲜就是个例子。
  
 易果生鲜是生鲜电商的鼻祖,在2005年创立之时定位为中高端家庭生鲜食材电商,而在商品上,最初也以进口水果作为卖点,随后才扩展到生鲜全品类。在阿里的扶持下,易果生鲜拿下天猫超市的生鲜运营权,借此获得了令同行羡慕的巨大流量入口,但随着盒马崛起,易果生鲜在阿里的分量逐渐被稀释,最终从“昔日娇子”变为“弃子”。
  
 易果生鲜的失败只是生鲜电商这个领域进化的缩影,除了淘汰掉末位选手,生鲜电商的赛道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这些生鲜电商的定位不再只针对高端人群。
  
 以北京市场上的生鲜电商来看,除了每日优鲜仍把定位放在90后白领、办公室人群等高端用户外,后来者叮咚买菜聚焦社区居民的餐桌需求,美团买菜则采取更加明显的低价策略攻占市场。另外一个现象是,生鲜电商已经完成了从以水果打开市场到以蔬菜链接更多消费者的路径,以水果起家的每日优鲜现在强调的是“轻松买菜”。
     
 这是因为相比之前的消费环境,现在传统超市在升级潮的影响下朝着品质化的方向发展,进口水果等高品质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新鲜,生鲜电商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流量带来的订单密度,而在多方竞争下,高端的定位、低频的商品显然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流量。
  
 生鲜电商的定位正在改变,从以“地推“的方式吸纳新用户,从加收配送费到无门槛配送,生鲜电商大众化是个趋势。
  
 “低价策略”会造成亏损,但能带来订单。
  
 以叮咚买菜为例,在其盈利模型中,过去半年中没有经过拆分裂变的前置仓日均订单达到1000单时,单仓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理想的单仓订单量为2000单,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为了提升用户的渗透率,叮咚买菜会对单仓订单进行拆分和裂变,比如把2000的订单量拆分至1000单,这是目前订单量难盈利的原因:单仓订单量密度不够,难以覆盖成本。
     
 但叮咚买菜首席战略官俞乐认为,“前置仓是一个典型的指数曲线,必须坚持下去才会成功,生鲜电商竞争中最重要的是规模和效率,首先是有一定规模才有话语权,因此,我们每去一个城市都要以最快速度拿到线上订单第一名。”也就是说前期牺牲利润获取规模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资本的发力。疫情之后,生鲜电商也在卯足了劲自建供应链,每日优鲜建立了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网络,叮咚买菜已在云南大理、贵州等地投资建设多多个“叮咚买菜合作基地。无论是烧钱做补贴还是自建供应链,对于拥有资本的头部生鲜电商来说钱并不是问题,生鲜电商与传统零售在人才、经验、资源上的差距,也能由资本来抹平。但问题在于供应链管理上的漏洞、物流配送粗放、订单密度尚未形成采购优势。
  
 今年上半年,生鲜电商融资150多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融资金额,可以看出资本依然“青睐”生鲜电商,可以预见的是,以低价获取用户形成密度优势依然是生鲜电商的策略。
    
 随着生鲜电商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日益激烈、本地化供应链网络逐渐形成,下沉市场并非净土。
     
 今年疫情迫使许多企业开始选择线上渠道,但从现状来看,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线上生意可占到20%以上,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其占比在2%-5%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发展线上业务。从生鲜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一定是多种模式并存的现象,短期内不会因为线上渗透率提升就立刻就打倒线下,但线上渗透率提升的空间大、速度快,同时在资本扶持下,下沉市场的价格战会更加惨烈。
  
 对于许多三四线城市的传统零售企业来说,下沉市场的线上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开展线上业务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对整体业务亦是拖累。但从目前的的情况来看,线上渠道必须重视起来,如果等消费习惯养成再发展线上业务为时已晚,毕竟,没有人可以拒绝低价和便宜,线上对手要比想象中凶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