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旅行和旅游行业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

2024-05-18 12:27

1. 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旅行和旅游行业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做了扼要介绍,同时做了相关的文化链接,以中国旅游历史文化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艺术文化、器物文化、饮食文化、景观文化、历史文化传媒为内容主线,力求在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趣味性、拓展阅读面、概括章节小结与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 
本书注重突出人文教育,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应用性,它不仅是很好的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旅游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各行业人员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训教材,同时也为社会各界读者提供了一本非常好的文化科普读物。
目录编辑本段
  第一章中国文化1 
第一节文化渊源1 
一、什么是文化1 
二、文化发展2 
三、文化与旅游3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4 
一、中国文化4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5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6 
第三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7 
一、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7 
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8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9 
思考题10 
第二章中国历史11 
第一节重大历史事件11 
一、民族融合11 
1?黄帝战蚩尤12 
2?春秋诸侯争霸12 
3?昭君出塞13 
4?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13 
5?文成公主入藏14 
二、政治改革15 
1?商鞅变法15 
2?王安石变法15 
三、思想变迁16 
1?百家争鸣16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7 
四、古代战争17 
1?楚汉战争18 
2?赤壁之战18 
3?淝水之战19 
五、对外交流20 
1?张骞出使西域20 
2?玄奘西游21 
3?鉴真东渡22 
4?郑和下西洋22 
第二节杰出历史人物23 
一、思想先驱23 
1?老子23 
2?孔子24 
3?孙子24 
4?墨子25 
5?韩非子25 
二、千古帝王26 
1?黄帝26 
2?秦始皇26 
3?李世民27 
4?朱元璋27 
5?康熙大帝28 
三、文坛巨匠29 
1?屈原29 
2?司马迁29 
3?李白30 
4?杜甫30 
四、科技英才31 
1?鲁班31 
2?蔡伦32 
五、民族英雄33 
1?戚继光33 
2?郑成功34 
3?林则徐34 
第三节重大科技成果35 
一、天文、历法、地理、医学35 
1?天文方面35 
2?历法方面36 
3?地理方面37 
4?医学方面38 
二、农业、手工业40 
1?农业40 
2?手工业41 
三、四大发明42 
1?造纸术42 
2?指南针43 
3?火药43 
4?印刷术43 
四、古建筑44 
1?万里长城44 
2?赵州桥45 
3?故宫45 
思考题46第三章思想文化48 
第一节儒家思想49 
一、孔子与儒家49 
1?孔子其人49 
2?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49 
二、儒家思想及发展50 
1?孟子的“仁政”、“民本”、 
“性善”说50 
2?汉儒的“三纲五常”51 
3?宋明理学51 
4?现代新儒学52 
三、儒家文化及名胜52 
1?儒家文化之精华52 
2?儒家名胜53 
第二节中国道教55 
一、道教的思想渊源——老子与 
道家55 
二、道教文化56 
1?道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56 
2?道教经典与标志56 
3?道教教义56 
4?道教供奉的诸神众仙57 
三、道教名胜58 
1?五岳58 
2?道教名山59 
3?道教著名宫观60 
第三节中国佛教60 
一、佛教概说61 
1?佛教的产生61 
2?佛教的发展与传播61 
3?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62 
二、佛教文化64 
1?佛教教义64 
2?佛教的经典65 
3?佛教诸神65 
4?佛教礼仪和主要节日67 
三、佛教名胜67 
1?佛教四大名山67 
2?著名佛寺68 
思考题69 
第四章制度文化70 
第一节职官制度71 
一、官制71 
1?先秦中央官制71 
2?秦汉中央官制72 
3?隋唐中央官制73 
4?宋元中央官制73 
5?明清官制74 
二、选官制度74 
1?禅让制度74 
2?王位世袭制75 
3?军功爵禄制75 
4?察举与征辟75 
5?九品中正制76 
6?科举制76 
三、职官文化链接77 
1?任用制度77 
2?考课制度78 
3?勋赏爵位制度79 
第二节教育制度80 
一、教育的产生80 
二、官学80 
1?中央官学80 
2?地方官学81 
三、私学82 
1?私学的产生83 
2?私学的发展83 
四、书院84 
1?书院的产生84 
2?书院制度的确立84 
3?书院制度的官学化84 
4?书院制度的勃兴与毁禁85 
5?书院特质的消失与改制85 
第三节法律制度86 
一、奴隶法制86 
1?夏朝法制86 
2?商朝法制86 
3?西周法制87 
4?春秋战国法制87 
二、封建法制88 
1?秦汉法制88 
2?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89 
3?隋唐法制89 
4?宋元法制90 
5?明清法制90 
三、历史上的酷刑92 
1?梳洗92 
2?剥皮92 
3?腰斩92 
4?五马分尸92 
5?凌迟93 
6?缢首93 
7?请君入瓮93 
8?刖刑和棍刑93 
思考题93 
第五章民俗文化95 
第一节民俗文化95 
一、民俗概述95 
二、民俗的形成96 
三、民俗文化特征97 
第二节服饰文化98 
一、服饰文化的历程和要素98 
二、服饰特点99 
三、服饰的文化内涵100 
第三节节日文化101 
一、节日文化概述101 
二、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102 
三、中国的主要节日102 
第四节信仰与禁忌文化104 
一、信仰民族文化105 
二、禁忌民俗文化105 
思考题108 
第六章传统艺术文化109 
第一节传统书法艺术109 
一、汉字110 
二、书法源流111 
三、文房四宝113 
第二节传统绘画艺术113 
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艺术115 
一、隋朝以前的音乐115 
二、隋唐时期的音乐116 
三、宋、元、明音乐117 
四、清代音乐和西洋音乐的 
传入117 
五、近、现代音乐118 
第四节传统舞蹈艺术120 
一、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发展与 
沿革121 
1?原始社会的舞蹈121 
2?奴隶社会的舞蹈122 
3?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123 
4?汉代的舞蹈124 
5?两晋、南北朝的舞蹈125 
6?唐代的舞蹈125 
7?宋代的舞蹈126 
8?明、清的舞蹈127 
二、少数民族舞蹈127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 
发展128 
第五节中国传统戏曲艺术129 
一、元代杂剧和南戏129 
二、明、清时期的戏曲131 
思考题132 
第七章器物文化134 
第一节古代器物134 
一、古玉器134 
二、古陶瓷器136 
三、古青铜器137 
四、古钱币138 
第二节中国工艺美术文化138 
一、中国工艺美术品概述138 
二、工艺美术品特征139 
三、工艺美术品分类140 
思考题141 
第八章饮食文化142 
第一节食文化142 
一、烹饪简史143 
1?中国烹饪的起源143 
2?中国烹饪的发展144 
3?中国烹饪的昌盛145 
二、饮食研究对象145 
1?中华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145 
2?中华饮食文化研究的对象145 
3?中华饮食文化研究的分类146 
三、风味流派、饮食民俗146 
1?八大菜系147 
2?民俗、食俗148 
3?小吃149 
四、筵宴食器150 
1?筵宴的特征类型150 
2?食器151 
第二节酒文化151 
一、有关酒的酿造151 
二、说名酒153 
三、名酒的评定154 
四、酒俗、酒礼155 
第三节茶文化156 
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56 
1?茶文化的形成156 
2?唐代茶文化的兴起157 
3?宋代茶文化的兴盛158 
4?饮茶风气的鼎盛159 
5?中国茶叶再现辉煌160 
二、茶文化的内涵162 
1?茶道162 
2?茶艺164 
三、茶叶的制作与名茶165 
1?绿茶165 
2?红茶168 
3?乌龙茶168 
4?黄茶170 
5?白茶171 
6?黑茶172 
7?再加工茶类173 
四、茶叶的品饮173 
1?茶量174 
2?水温174 
3?时间175 
4?品茶的礼仪175 
五、茶馆文化176 
1?茶馆的形成与发展176 
2?风格迥异的现代茶馆178 
思考题183 
第九章景观文化184 
第一节山水文化184 
一、概述185 
二、山水文化的共性186 
1?山水崇拜186 
2?山水鉴赏186 
3?山水科学186 
三、山水名胜187 
1?名山187 
2?水景观文化的类型188 
第二节建筑文化189 
一、概述189 
1?中国古代建筑的本质189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90 
二、城市建筑191 
1?旅游城市类型191 
2?城市标志建筑191 
三、宫殿建筑192 
1?宫殿沿革192 
2?宫殿的布局与陈设193 
3?实例简介193 
四、园林建筑195 
1?中国园林的由来与发展195 
2?中国园林的类型195 
3?中国园林的特征196 
4?园林的组成要素196 
5?造园手法197 
五、坛庙建筑197 
1?坛庙沿革197 
2?主要坛庙198 
六、陵墓建筑199 
1?陵墓沿革199 
2?陵园建筑199 
3?地宫199 
4?随(殉)葬品200 
5?帝陵200 
七、宗教建筑201 
1?佛教建筑201 
2?道教建筑203 
八、民居建筑203 
1?民居形式特征203 
2?近代乡土民居类型204 
九、桥梁建筑204 
1?拱式桥204 
2?梁式桥205 
3?其他形式的桥梁205 
思考题205 
第十章历史文化传媒206 
第一节民族语言与汉字206 
一、语言文字起源207 
二、汉语言文字207 
三、民族语言文字209 
第二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1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1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意义211 
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212 
1?民间文学(共计31项)212 
2?民间音乐(共计72项)213 
3?民间舞蹈(共计41项)215 
4?传统戏剧(共计92项)217 
5?曲艺(共计46项)220 
6?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221 
7?民间美术(共计51项)222 
8?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223 
9?传统医药(共计9项)226 
10?民俗(共计70项)226 
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8 
思考题229 
参考文献231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公共关系与旅游公共关系2 
一、公共关系与旅游公共关系的含义2 
二、公共关系的界定5

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旅行和旅游行业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

2.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由起步阶段到成熟阶段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由起步阶段到成熟阶段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旅游方式多样化。补充:1.旅游市场的地区差异在日益缩小2.旅游市场竞争呈现多角化3.旅游方式多样化4.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第一个10年是初创阶段。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出生就有一个“为什么干”“怎么干”的问题,需要国家从战略上明确旅游业的性质和定位。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第一个是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第二个是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第二个10年是产业化进程阶段。这个阶段也可以前后拉长一点,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旅游业产业化进程和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同轨同频同行。旅游业随着1992年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而转型,主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这10年,是开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的10年。第三个10年,是旅游业市场化进程深入的阶段。从1998年到2009年,“假日制度”推出,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由起步阶段到成熟阶段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提问】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由起步阶段到成熟阶段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旅游方式多样化。补充:1.旅游市场的地区差异在日益缩小2.旅游市场竞争呈现多角化3.旅游方式多样化4.旅游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第一个10年是初创阶段。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出生就有一个“为什么干”“怎么干”的问题,需要国家从战略上明确旅游业的性质和定位。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第一个是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第二个是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第二个10年是产业化进程阶段。这个阶段也可以前后拉长一点,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旅游业产业化进程和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同轨同频同行。旅游业随着1992年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而转型,主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这10年,是开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的10年。第三个10年,是旅游业市场化进程深入的阶段。从1998年到2009年,“假日制度”推出,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回答】
补充:分为三个阶段段;一、起步阶段:1978-1987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了从“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转变,其特征是没有市场化,属于计划配额,求大于供,外事促内事二、发展阶段1987-1992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和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的发展过程,其特征是市场逐渐成熟,竞争逐步激烈,供大于求.三、稳定阶段1992-至今入境旅游逐渐成熟,团队旅游增长缓慢,打破卖方市场,目前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从国家限制,到不鼓励,出境旅游,目前刚刚兴起,未来会直线上升。【回答】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原因: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旅游是一种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最好的方式;旅游是放松紧张工作压力的最好出口;旅游是一种向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的,从小到游公园,大道游各自的省会城市,再到跨省旅游,到出境游。
消费群体的日益壮大。消费群体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国外的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不久,许多人未到过中国,认为中国很神秘,中国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国内的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收入群体的壮大,更是旅游消费的主力。
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旅游业属第三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扩大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具有极大的意义,所以国家大力支持。有了国家的支持,企业自然争着投资开发。

扩展资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4. 我国旅游业大发展开始于

答案D
解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较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旅游业才进入正常的发展阶段。

5. 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旅游业40年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初创阶段(1978-1986年)
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
1、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2、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
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二、产业化进程阶段(1986-1998年)
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三、市场进程深入阶段(1998-2009年)
推出“假日制度”,大众旅游风生水起,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在国家整体转型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30年后又是一次“双目标定位”,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第一部《国民休闲纲要》出台,共同体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作用的“增强凸显”,同时也是旅游业对国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度显现”。
四、“全面融入国家战略”阶段(2009-2019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旅游业以主动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更大格局,以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协同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推动“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转型升级形成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为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定位的重要肯定。

扩展资料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 :
1、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
2、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旅游业经历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旅游业

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6. 新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有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7. 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初始阶段。
其特点;①接待对象局限在外国友好团队及其成员和华侨、港澳同胞,其他类型的游客受到限制,旅游接待的规模很小;②旅游接待不计成本,各接待单位多为事业性质,接待的目的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③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合为一体; 
第二阶段(1979-1990年)产业化发展的奠基和初始阶段。
其特点: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 
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产业化跨越发展,并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阶段。
其特点:从速度型向效益型逐步转换。

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8. 新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新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期(1949~1966年)、停滞期(1966~1976年)、发展期(改革开放后至今),特点:初创期为我国的旅游业提供了契机;停滞期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极大的破坏;发展期中国旅游业大发展,1、建立健全组织2、破除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实行政企分开3、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摘要】
新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提问】
新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期(1949~1966年)、停滞期(1966~1976年)、发展期(改革开放后至今),特点:初创期为我国的旅游业提供了契机;停滞期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极大的破坏;发展期中国旅游业大发展,1、建立健全组织2、破除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实行政企分开3、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回答】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标志: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回答】
简述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提问】
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旅行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旅行社业经历了数量上的从无到有再到规模化、旅行社性质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化、产业运行从行政化到市场化、市场结构从寡头垄断到完全竞争的变迁过程,并且进一步呈现出从旅行社业向旅行服务业拓展的发展趋势。一、1949年以前: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早期资本主义化进程,交通运输业和新式旅馆等设施也随之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出于各类目的外出人群的流动,客观上需要专门的旅行机构为其提供服务,我国近代旅行社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中国已有几家“洋商”开办的旅行服务机构,包括英国的通济隆、美国的运通公司等,专门为“洋人”和少数上层社会华人服务,缺少专门为中国普通民众服务的民族资本旅行社。爱国民族资本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始人陈光甫先生因在外资旅行代理机构购买船票受到冷遇,因而立志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旅行服务机构。除了爱国和维护民族尊严之外,陈光甫创办旅行社的目的还在于让“国人及各国人士了解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和名胜古迹”、“辅助工商”和“服务社【回答】
1923年8月15日,我国第一家民族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正式成立。1927年初,旅行部与银行分立,改组为中国旅行社,成为独立的旅行商业机构。其经营范围从1923年旅行部设立之初的代售国内外火车、轮船客票及旅行咨询,逐步扩大到车站、码头接送和转送、行李提取和代运、发行旅行支票、为国人办理出国及留学事宜,以及观光游览等业务,还创办了深具影响力的旅游刊物《旅行杂志》。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旅行社在客运服务的基础上又开辟了货运服务和招待所业务,分、支社增加到49处,形成了覆盖全国并延伸到境外的服务网络。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旅行社在自身资产和业务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本着爱国和服务社会的经营宗旨,将协助民众战时流动和物资转移作为其主要职能。抗战结束后,中国旅行社的业务虽然一度有所恢复,可随着国内战争的推进,旅行社的经营最终未能完全恢复【回答】
上海解放后,陈光甫离开内地去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的重心也随之转移到香港。1954年7月1日,以香港中国旅行社为名向香港英国当局申请注册,后发展成为香港中旅集团公司。中国旅行社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地方旅行社及类似的旅游组织,但均规模较小,且适逢乱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大影响,大多在战乱中消亡了。只有中国旅行社作为我国近代旅行社业的典型代表,以其不凡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为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二、1949—1978年:行政事业导向的中国旅行社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迎接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我国在政府主导下设立了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两大旅行社系统,负责组织相应的接待工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