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只有“大众”

2024-05-18 12:32

1. 江淮大众,只有“大众”

大众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12 月 2 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2017年江淮和大众成立江淮大众合资公司,股比为50:50,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但事与愿违,声势浩大的江淮大众却并没有打开市场的大门,在等了一年多的思皓E20X于2019年9月上市之后当年年底交付量也仅1,000余辆。

大众 更改股比始末
事实上,2018年发改委放开合资股比之后,各大外方股东都在试图控股合资公司。2018年10月宝马率先与华晨达成协议,将华晨宝马的股比调整为75:25,完成了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
对此大众集团决定效仿宝马试图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股比。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大众合作良久的上汽和一汽。在大众表示想要更改股比时,上汽回应称:“上汽大众对合资企业拥有同等话语权,重大决策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决定。而一汽更是没有对股权调整一事做出任何回应。
为此,业内普遍认为这也是大众将股权调整转移到江淮大众身上的一大原因。今年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汽控股签署《关于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之意向书》。意向书显示,大众中国投资将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成为江汽控股的股东,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且仍控制江汽控股。
之后江淮、大众方面就加速了合作。7月21日官方发布公告称,江淮汽车方面向江淮大众增资12.85亿元,持有合资公司25%的股权。大众中国投资向江淮大众增资52.17亿元,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权。完成认购后,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加至73.56亿元。这一举措也让大众中国投资获得了合资公司的管理权。

大众 意欲何为?
拥有决策权,只是大众的第一步,做好全球化的准备,迎接新能源市场的冲击也是重中之重。
为了向电动化迈进,大众为此推出了MEB纯电平台,根据规划,2020-2022年,大众汽车将推出8款国产电动车,到2025年大众将在中国基于MEB平台共推出15款大众品牌车型。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上海安亭大众MEB新能源汽车工厂,大众首款国产纯电动SUV ID.4 X 正式下线。一汽大众的佛山MEB智慧工厂已经投产,首辆MEB平台车型为ID.4 CROZZ,预计年产能超过60万辆。
在2016年彼时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的海兹曼表示大众和江淮合作廉价电动车,不会与一汽和上汽产品产生竞争。不过在大众控股江淮大众之后,情形或许会发生改变,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着重点势必会发生倾斜。资料显示,在更改股比后,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合资公司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并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及燃油车。

不仅如此,在获得江淮大众的控制权之后,大众也会更利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大众集团总裁迪斯曾回复对于此事件的看法,大众集团对江淮大众的增持,将有利于明确控制权,这使得大众能够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出任何决策,不仅能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也将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积累,并为产品的全球化做更好的前期准备。
招银国际白毅阳对车语者表示,以后大众和江淮的合作会提升到母公司层面,未来也会形成上汽、一汽、江淮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市场在早前增资时已经有所预期。在江淮大众股比更改落实以后,大众势必会对其加大新能源产品的投入。而对于江淮来说,其不仅失去了江淮大众的主导权,同时对于江淮大众的投入或许还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风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大众,只有“大众”

2. 江淮大众成为历史 大众安徽全新登场

(文/彭科峰) 12月2日晚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官方表示,大众中国投资和江淮汽车已于2020年12月2日按照协议约定出资,其中,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人民币23.83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16.09亿元,江淮汽车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8252.5万元,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
江淮汽车称,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75%股权,本公司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25%股权。
江淮大众本次的更名意味着什么?至少在车友头条看来,大众汽车试图强化在这家合资公司主导权的决心显而易见。德国人无法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获得股权的提升,但却可以把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变成自己的试验田。未来这家公司的走向,值得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江淮的“大众时代”,也是大众的“江淮时代”

江淮从不缺席任何一届车展,这是对行业最基本的尊重。
与往年一样的是,广州车展上江淮如期而至,与往年不太一样的是,江淮展台上释放了更多的价值信息。
低调的江淮,这一次选择不再低调。

联手德国大众,记忆中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之前以为与众泰福特项目一样吹了灰,但事实好像不是如此。
今年6月份,德国大众与江汽集团战略合资项目全面启动,大众选择入股江汽集团50%股份,消息一出,业内哗然。
与高调的大众相比,江淮一直比较谨慎。

广州车展上,江淮真正意义上迎来了企业转折点的重磅车型,带来了思皓E20X、E40X以及全新的E10X三款车型。
这三款车型,是江淮重新梳理体系架构之后推出的,极具大众基因的全新车型。
大众介入之后,为这些车型不仅仅注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也带去了更好的生产标准,显然思皓系列拥有与其它自主品牌不太一样的基因。

思皓是生于自主,高于自主。
从战略上来看,思皓是江汽集团直插竞争对手的一把利刃,不仅仅做好了本土化设计,本土化配置也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而对于大众来说,借助江汽集团为跳板,能够更好的巩固中国乘用车市场,相比于一汽、上汽两大品牌,江汽集团在自主以及乘用车板块有着更好的成绩,同时,新能源业务是大众集团发力的重点,放在江汽集团更有利于平衡南北大众权益。

一汽奥迪经销商逼宫事件之后,让大众对此更加谨慎,选择全新合作伙伴尤为重要。
而除思皓之外,江汽集团对MPV板块也进行全面的革新颠覆。
瑞风品牌独立之后,成为江汽集团独立汽车品牌,这意味着江汽集团针对MPV领域将会释放更多的能量。

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能够揣测出瑞风独立的背后用意。
中国MPV市场份额虽然无法与轿车、MPV相比,但每年仍然拥有巨大的产销量,这一市场,江汽集团一直都是霸主级的存在,相比之下虽然在家用车领域中频频斩获头牌,但大众在MPV市场一直相对疲软。
瑞风的独立,可以看得出来,有强强联合的意思在其中。

事实上,目前整个江汽集团氛围都在向大众倾斜,同时由于南北大众过于强势,大众想要开辟新业务必然会受制于南北大众,权衡之下的第三者江汽集团,它的出现能够更好的让大众新业务,新产品,新版块得到很好的进展,同时还能够开拓新领域。
显然,对于江淮来说,大众足够重要,安徽能够吸收外来资金、外来技术以及外来风格,而对于大众来说,安徽以及江淮这些个足够开化的合作伙伴,也是绕不开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的“大众时代”,也是大众的“江淮时代”

4. 大众与江淮正式签约,江淮大众迎来发展新机遇

(文/彭科峰)6月11日,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通过云签约的方式,正式签署了江淮汽车集团投资协议。期间,江淮汽车还与大众汽车签署了江淮大众投资协议、产品组合框架协议。
据介绍,江淮与大众合资项目是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的首个项目。早在2018年11月,江淮汽车集团就曾与大众集团签署进一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外,在前不久,江淮大众战略合资合作框架协议也完成签署,项目合作正式启动。
此次投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在安徽设立,也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落户合肥。
据了解,在相关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和江淮大众75%股权,安徽省国资委对江汽控股保持控制权。
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届时总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500亿元人民币。
此外,大众集团还表示,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中型、中大型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油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大众“挤兑”江淮汽车江湖不留名,它到底想干什么?

尽管2020年即将过去,但车圈的大事却从未停过。前不久华晨汽车的破产让整个车界为之叹息,毕竟一个依靠着宝马光环的自主品牌竟然最后落得个这个下场。而华晨的瓜刚吃完,江淮与大众的股权调整又让整个车圈热闹了起来。
日前,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在股权分布部分,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75%股权,江淮汽车则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25%股权。与此同时,江淮大众宣布旗下研发中心也于12月8日正式落成。
国内的又一例股比调整
事实上,关于外资股比放开话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在最开始,"合资潮"泥沙俱下,因此国家也设定了汽车股比外资最高不超过50%的限制。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成熟,是否放开外资股比成为了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而第一个开放股权比例的则是华晨宝马。早在2018年,华晨与宝马就已经签订了协议,同意宝马将持股比例由50%提高至75%,率先实现了对华晨的控制。而这个消息公开之后,车界便掀起了一阵股权调整的热潮,毕竟拥有控制权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地方的话语权更大,在市场中受到的限制也会少了许多。

在宝马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其它的车企也蠢蠢欲动,而作为如今国内体量最大的车企,大众的野心同样"昭然若揭"。在国内,大众拥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三个合资企业,不过由于前两者在销量上确实十分强,大众想要改变股权并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它也将眼光放在了江淮身上。
提高股比后,大众想要做什么?
业界对于如今新更名的大众汽车(安徽),最感兴趣的便是它将在未来做什么?
从大众方面的承诺来看,在双方合作落地后,将积极引进海外一线车型进入国内,相信这也是江淮大众研发中心落成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型也是两者合作的一个关键。大众汽车(安徽)宣布未来三年将会打造一个全新的工厂,用于生产MEB平台的车型,该工厂预计产能能够达到35万辆/年,首款车型预计在2023年投产。

无疑,如今新能源汽车就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终极方向。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如何能够快速向电动化转型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大众将这非常重要的担子落在了江淮身上。根据协议,大众将授予大众(安徽)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至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同时,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大众将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

"以股权换技术"还能成功吗?
此前,由于宝马与华晨将股权比例调整到了75:25,也让不少人纷纷感叹以市场换技术其实只是换了个寂寞,而前不久华晨汽车的破产似乎也印证了大家的观点。而此次江淮与大众调整比例之后,还会重蹈华晨的覆辙吗?

虽然说此前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但由于股权比例的限制,也让江淮在市场竞争中其实受到了很多阻力,再加上本来大众本来就有了两家非常厉害的合资车企,自然也不能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江淮身上,江淮能够学到的东西也并不是那么完整。然而此次股权的调整,让大众占据了更多的话语权,也意味着大众将会对如今的大众(安徽)更上心,毕竟这算是大众汽车真正主导的合资企业。

而有了大众更用心扶持的江淮汽车,无疑是一个向上前进的开始。毕竟在国内提起大众汽车,几乎是家喻户晓,即便是如今日系车增长得非常快,但大众在国人的心中依旧有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同时,股权比例的调整也不会让江淮像曾经的华晨汽车那样只依靠着宝马"坐吃山空",在话语权更少的情况下,可以向投入更大资金和技术成本来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外企学习先进技术,甚至可以激发其自主创新能力。
写在最后
江淮与大众的股比调整,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若是江淮好好学习发展,步上华晨的老路还是几率很小。不过,经过了华晨宝马以及江淮大众的股比调整之后,也意味着国内的汽车市场大门已经逐渐打开,还依赖于外企的国内企业似乎也是时候该醒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挤兑”江淮汽车江湖不留名,它到底想干什么?

6. 江淮大众,如何披着大众(安徽)的外衣重生?

尽管有沦为大众“代工厂”的可能,但是对江淮、大众、甚至是安徽地方政府而言,这可能将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终于,超越华晨宝马的速度,伴随着股权交割完毕,大众汽车成为了突破乘用车生产企业合资股比的首个落地实体。12月2日晚,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以及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变更后,江淮大众汽车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简称“大众(安徽)”)。在股本比例上面,大众将直接持有大众(安徽)75%股权,江淮汽车持有大众(安徽)25%股权。与此同时,大众还持有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控股50%股权,江汽控股持有江淮汽车17.15%股权。
 

也就是说,大众汽车对于大众(安徽)的持有股权比例是高于75%。这意味着,大众汽车将对大众(安徽)享有绝对的控股权。同时,这也意味着,大众(安徽)是目前外资持股最高的合资企业。这不同于特斯拉的独资,但是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江淮:加速自主增长
 
仅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大众(安徽)的更名,似乎完全稀释了江淮的存在感。而事实上,江淮也并不排斥“去江淮化”,甚至对靠拢“大众”表现得异常热衷。
 
今年北京车展上,江淮汽车就发布了旗下全新的乘用车品牌——思皓。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安徽)的前身江淮大众在2018年发布的新能源品牌也正是思皓。根据官方消息,江淮汽车旗下的思皓也将与思皓品牌共标,与大众共线生产的新车,则将考虑挂思皓车标。
 

这可以视作,是江淮汽车欲借助大众汽车的品牌效应,将江淮乘用车融入大众合资车系,实现自我提振的一大信号。因为,在近几年来,江淮汽车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根据江淮汽车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滑65.18%。对比半年报来看,前三季度净利润虽然扭亏为盈,但是下滑幅度仍在高位区间。
 
虽然是大众汽车在华的第三家合资企业,但是对比“南北大众”作为上汽和一汽的利润奶牛,江淮大众的利润贡献,似乎还未有苗头。为了加速体量规模的增长,无疑,大众的扶持,融以德系血统,对于江淮而言,是江淮汽车加速自主以及合资增长,最有效且快捷的方式。
 
于大众:加速电气布局
 
合资对等比例被打破,无疑刺激了市场的“神经末梢”。虽然与特斯拉独资建厂还是有着些许距离,但是超过75%的控股权,也不能不让人意识到,大众正在加速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版图。作为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最大的单一品牌,这种加速不能不让人重视。
 

因为,一如业内所想,大众(安徽)势必将成为大众汽车电气化布局的重要一子。根据大众汽车“Roadmap E”战略,大众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市场销售150万辆新能源汽车,覆盖包括大众、斯柯达、奥迪以及大众(安徽)的前身江淮大众旗下的汽车品牌。
 
目前,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型ID.4已经分别在南北大众导入本土版车型,且已经开启不超过25万元的预售。对于市场而言,传统大鳄虽然来得晚,但是得益于多年的铺设,电气化战略的落地速度却来得更快。
 

这对于大众(安徽)来说,极为利好。因为,作为大众汽车三大合资企业中最为特殊的那一个,大众(安徽)几乎是大众汽车的“独资”企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掌握大众(安徽)绝对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则同样意味着,在电气化布局上,大众汽车将向大众(安徽)倾斜。
 
于安徽政府:加速打造汽车“龙头”
 
江淮与大众的深度“捆绑”,对于安徽政府而言,也将有利于其汽车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今年4月份,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就对外发布了《2020年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要点》之初,安徽省将围绕汽车“五化”(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方向,推进传统汽车改造升级,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水平,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0月,位于安徽合肥的蔚来中国藏布已经正式启用。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成绩有目共睹,其交付量的节节攀升,无疑将激活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活力,并为之吸引一部分相关产业链入驻。
 
而大众汽车的“倾斜”,无疑将更有利于安徽省打造汽车“龙头”,扩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新能源聚集地的一大门户。同时,大众(安徽)在电动车的研发上,也将得到安徽地方政府的支持。如此一来,三赢局面就此形成。
 
红点观察:即使以股权换技术,将会挤压到江淮汽车今后的利润空间,但是对于如今的江淮而言,与大众牵线,反哺自主系,这似乎也是最好的出路。当然,对于大众而言,对大众(安徽)几乎做到“独资”,虽然与特斯拉有着细微的区别,但是绝对的主导权更有利于迅速布局。而对于安徽省来说,强势企业的入驻,也将拉动本地的汽车产业正向积极发展。无论从哪个维度都说,这都将是最好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江淮大众:只有大众,不见江淮

套用一汽、上汽的模式,来定义江淮大众项目,不仅相当主观,而且也充满着恶意。
切勿忽视整个合肥以及江汽集团的学习能力,引入大众,不仅仅是在改善运营环境,也是强化自身实力的一种手段。
2020年的乘用车市场完全不同于30年前的市场。

相比于当年萧条一片的乘用车市场,如今的乘用车市场早已是如火如荼的竞争局面,虽然都是引入大众,但相比于一汽、上汽引入大众为了开拓市场的目的完全不同,江汽集团引入大众的目的,似乎更为深远一些。
在新能源市场还未完全开拓,而江汽集团在市场中已经有一定份额的情况下,引入大众的目的就不是拓展市场那么简单。
12月2日,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本是已经敲定的事情,但却再一次上了热搜,显然公众的视线放在了更名之后的名字上,全新公司命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只见大众,不见江淮。
甚至,有外界传言称,是否江汽集团会成为下一个华晨集团,成为外资品牌的代工厂。对于这种猜忌,事实上更多一种主观臆测。
时代不同,不能以昨天的华晨来类比今天的江汽,企业的架构组织以及投资环境完全不同,华晨十几年的发展、投资模式显然人尽皆知者,但对于投资这件事儿,合肥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被网友调侃为“最牛风投”的合肥市,显然不可能将目前仍然活力四射的江汽集团,变成一个“富士康式”的代工厂。
不少人对江汽集团的认知,过于片面,虽然乘用车市场最近几年发展并不乐观,但必须要了解到的是在重卡以及轻卡领域,江汽集团仍然是跺脚震三震的狠角色。
对于这家合资企业来说,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汽集团能够在合资项目中,汲取什么样全新的能量以及技术。

大众落地,只能推动江汽集团更好向前奔跑,无法吞噬江汽集团壮大自身的野心,这也就意味着江汽集团永远不可能会是下一个华晨集团。
双方合资的项目,更多的推动力大众身上,无论是投资比例还是技术的灌入比例,大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对这一项目,江汽集团视为一种自我成长的契机,能够通过大众项目的落地,为江汽集团带去更好的生产理念,管理体系以及良好的供应商配套系统。

与大众项目一同落地的,是江汽集团思皓品牌的落地,一前一后两大项目落地,意味着在乘用车领域,江汽集团做好全面升级,合资项目不放弃,自主项目全面颠覆过往。
那么,名字上是否带有“江淮”已经不重要了。
江淮勇敢的捅破了合资方式早已沦为代工厂的客观事实,事实上带上自主企业名字已经是最后一块遮羞布,所谓的一汽奥迪、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等等品牌,我们的自主企业在合资项目中国的话语权已经相当弱。

更何况,江淮与大众项目,大众立项资本就已经占到了75%,对于这层遮羞布,江汽集团事实上并不关注。
这也从侧面看出来,江汽并不屑于这种文字游戏,能否真正意义上汲取大众集团的能量以及价值,才是此次合作项目的关键。
过去两年,江汽已经构建学习体系,思皓品牌的落地,就是企业内部转型的一种体现,江汽通过全新品牌形象,全新生产技术,全新架构体系以及全新品牌概念来服务消费者。
这其中,就有大众项目的一定推动,是江汽集团多方学习之后的最佳落地体现。

对于整个江汽来说,项目板块事实上众多,自主板块中有轻重卡,新能源,MPV以及普通乘用车,这些项目运营尚且不错,并且架构、体系都相对完成,而江淮大众项目只是一种拓展的渠道。
且,在南北大众早已瓜分天下的今天,江淮大众项目选择的路线不是传统燃油车市场,而是未来的新能源市场,市场份额有多大,是否能够成为“江汽集团中的华晨宝马”,一切都是暂定。
但可以了解到的是,江汽集团的转化、学习能力,绝非当年的华晨能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大众:只有大众,不见江淮

8. \"大众江淮\"改名为\"大众安徽\",江淮会不会步华晨后尘?

自从江淮和大众"合伙做生意"开始,双方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汽车行业内的高端关注。梳理一下整个合作的过程,看到的却是,江淮似乎走上了一条和已经破产重整的华晨相仿的道路。

2017年12月22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各持股50%。次年,发改委表示"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2018年10月,宝马宣布与华晨打破50:50的股比合作关系,前者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这项交易将经过相关部门审查后,最终将于2022年完成。

这意味着,华晨成为了合资股比开放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宝马也成为了合资股比开放后的第一个"受益人"。
或许是宝马的成功刺激了大众,今年5月29日,大众汽车宣布将增资10亿欧元,自身在江淮大众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获得合资项目的绝对控制权。而江淮汽车在江淮大众的项目中,持股比例从50%降至25%。同时,大众汽车也成为江淮汽车控股股东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50%的股份。

12月2日,随着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江淮汽车官方发布公告称,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借着合资股比开放的机会、接受增资、让出合资项目控制权……华晨和江淮的路径基本一致。两者不一样的是,华晨将在2022年才失去乘用车项目的控制权,江淮却因为和大众是基于新能源项目合作,从更名之日开始,就正式失去了"江淮大众"新能源项目的控制权。
只不过,华晨在2022年到来之前就进入了破产重整中,大众留给江淮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多。
根据此前大众和江淮的合作协议内容,"江淮大众成立的新合资企业的合营期限有效期为25年,合资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和商业优势展开全面合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推出纯电动汽车产品。"

虽然江淮大众旗下首款车型思皓E20X市场表现一般,但并没能阻挡大众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信心。
据相关消息显示,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成立后,大众汽车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并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的B、C级别的插电混动和燃油版车型。产能和营收方面,预计在2025年实现20~25万辆的产能,营收目标为300亿元。

可见,获得江淮大众项目控制权的大众,表现出对未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强烈意愿。这种意愿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大众意识到,这一次对中国市场的深耕,将帮助其稳固在全球销量冠军的位置;另一方面,是大众很清楚,今后在面对强势的上汽、一汽两家合资伙伴时,在中国又多了一个制衡的砝码。

至于江淮呢?显而易见的是,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成立,名字中就颇有"去江淮化"的用意。但是这不能否定,江淮通过开放与大众的合资股比,可以获取到更多盈利,并缓解企业近年来营收不佳问题的作用。同时,江淮也可以借助大众品牌的影响力和技术品质背书,对江淮自主品牌起到提振效果,以"合资救自主"的方式,在未来实现自给自足。
不过,对比已经破产重整的华晨可以发现,在50:50的合资股权对比下,华晨依赖宝马的最终效果尚且微弱,仅仅具备三分之一股权的江淮又能从大众方面获得多少推动自身企业发展的能量?仍然需要江淮有个清晰的发展认知。
否则,此次开放合资股比,除了让大众江淮的营业收入不再计入中方集团公司的收入内,影响江淮作为中国整车企业在世界中的排名之外,失去控制权且没能换来技术的江淮,极有可能沦为大众在中国的代工厂。
这是华晨曾经走过的老路,希望江淮可以避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